长乐琅尾港伏击战日寇葬身泥潭 游击队毫发无损

26.08.2015  10:31

  琅尾港伏击战油画。(资料图)

  琅尾港抗战公园。

  福州新闻网8月2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郭立锋)长乐市玉田镇琅峰村琅尾港河道东侧,有一座抗战公园,上洞江河道支流小冬浦河从公园脚下静静流过,像一条青丝带,盘旋于吴航大地。公园后面,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与大片绿色田野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新农村的优美画卷。

  若不看公园纪念碑上镌刻的文字,很少有人会了解,74年前,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昨日,记者在长乐市党史办副主任陈学林、琅峰村党支部书记李宝辉等人的带领下,来到这座公园,探寻这段历史。

  碑文记载,1941年8月4日,日军马(尾)营(前)地区守备司令中岛中佐,率日兵100多名,分乘两艘汽艇从营前前往蕉岭视察工事。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的长乐抗日游击队,埋伏在日艇必经的琅尾港南岸橘树林里,伺机袭敌,歼灭了包括日军中佐在内的42名日军,我方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福建抗日游击战中战果辉煌的一仗,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48名敢死队员伏击日艇

  据《长乐革命史》记载,1941年,日军在长乐两次“扫荡”失败后,十分惧怕抗日游击队活动范围继续扩展,便在长乐至福清的山道要隘——玉田蕉岭北麓挖掘壕沟,架设铁丝网,设置封锁线,妄图以此切断长乐抗日游击队对外交通联系。

  1941年8月4日,封锁线工事筑好,日军中岛中佐率兵100多名分乘两艘汽艇从营前前往蕉岭视察。

  长乐抗日游击总队侦获消息后,当天中午在大溪村召开小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制定伏击方案,挑选48名熟悉地形又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组成敢死队,配备一挺捷克式机枪、40多支步枪和一批手榴弹,分3个战斗小组,由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林宝荣指挥,陈振先、林得利、俞洪庆各率1个战斗小组,埋伏在日艇往返必经之路——琅尾港南岸小冬浦橘树林里,伺机袭敌。

   日军深陷污泥成活靶子

  中岛中佐视察工事后,在伪区长陈望溪家等待潮涨并接受款待,至傍晚,酒足饭饱之后扶醉登船。天色渐黑,一艘汽艇驶进抗日游击队的伏击圈,霎时,我方游击队机枪、步枪齐射,手榴弹向日艇倾泻。敌艇遭重创下沉,搁浅倾斜。

  “鬼子遭到意外袭击,乱作一团,纷纷跳水逃命。”今年97岁高龄的陈子熙曾是中共闽浙赣省委(即福建省委)领导下的长乐抗日游击队总队参谋长陈亨源的秘书,是这场战斗的亲历者。他介绍说,当时正值河水初涨,水浅泥深,日军穿着长靴,一入河便深陷污泥之中无法自拔,成了活靶子,无一逃命。随后的另一艘汽艇慌忙在佑林村靠岸盲目还击,游击队员早已撤离阵地,安全转移到西埔去了。

  战斗不到半个小时便告结束,游击队无一伤亡,击毁日军汽艇1艘,毙敌42人,日酋中岛中佐和村野分队长均被击毙。当晚,大溪、西埔、八社各村群众数百人,在村口迎接游击健儿凯旋,杀猪宰羊慰劳英勇杀敌的战士。担心遭到报复,村里人当日纷纷搬离。第二天一早,日本人包围了村庄,在多方交涉斡旋下,留下的村民才幸免于难。

  琅尾港伏击战是福建沿海抗日游击队战绩最大的一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抗日群众。参战人员受到中共华中局和福建省委的表彰,国民政府亦颁予金、银质奖章,海外爱国侨胞纷纷寄来慰问信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