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名出炉 辽宁居首福建排第六位

30.11.2014  13:41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孰强孰弱?今日见分晓。《“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绿皮书(简称绿皮书)今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辽宁、广东、山东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环境竞争力前三甲,福建排在第六位。

  该绿皮书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绿皮书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发展的实际,构建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和1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二五”中期(2010~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

  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是:辽宁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是: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北京市、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天津市、贵州省、海南省、甘肃省、上海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2012年与2010年相比,环境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3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排位上升了8位;排位下降的有11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河北省和云南省,排位均下降了9位;而福建省、江西省等7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发生变化,“2010年至2012年福建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名在全国一直保持在第6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该绿皮书执行主编、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教授说到。

  报告显示,2010~2012年福建省域环境竞争力二级指标中,环境安全竞争力综合排位上升了18位,在全国排名第2位;环境质量竞争力综合排位上升了14位,在全国排名第6位。黄茂兴分析说,环境安全竞争力综合排位上升表明福建省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经济影响较大,在自然灾害治理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加强;环境质量竞争力综合排位上升表明福建省环境质量上升明显,排名较为靠前,但应进一步控制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积极推动工业结构升级,顺利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

  福建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域环境竞争力?“应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节能环保,增强环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黄茂兴给出五点具体建议: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发挥福建生态环境竞争优势;二是强化“绿色保障”,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积极开发新能源,着力提升海西区的资源环境竞争力;三是加快“绿色转型”,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进一步提高海西区的环境管理竞争力;四是实施“绿色服务”,强化环境风险源监管和污染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环境安全,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有力提升海西区的环境影响竞争力;五是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提升海西区的环境协调竞争力。(东南网记者 王坤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