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玩坏同学手机被骂出走续:25小时后被找到

04.03.2016  13:23
  

  ●离家25小时后被找到,她曾蜷缩在楼道里过了一夜

  ●女儿接受妈妈道歉后写下保证书,表示“再也不跑了

  ●寄养孩子更应关注心理健康,学校为她开展心理辅导

  “失联25小时的女儿小莲(化名)找到了!”3月2日深夜,家住达州达川区的市民李女士,通过微信给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发来信息,感谢华西传媒集群利用新媒体平台帮忙寻找。3月1日晚,小莲因玩坏同学手机被妈妈责骂而离家出走,当时身上只有5元钱。出走当晚,小莲在一栋居民楼顶楼的楼道内,独自一人蜷缩在墙角过了一夜。被找到时,她身上还剩1元。目前小莲已重返校园。

  事件起因

  玩坏同学手机 12岁女孩被家长责骂

  “我女儿平时特别贪玩,才12岁,我们一直不敢给她买手机,她平时喜欢借同学的手机玩,还不让大人晓得。”3月2日下午,李女士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讲述了事发经过,称这一次出事,便是女儿借用同学的手机引起的:“女儿把同学的手机玩坏了,悄悄丢进我们家的垃圾桶,被我和生活垃圾一起丢了。

  “玩坏手机的事发生在上周六(2月27日),我们3月1日下午才知道。”李女士称,2月27日,小莲借了同学的手机带回家玩,双方约定2月29日要把手机还了。“后来,女儿没把手机还给对方,对方的家长便找到学校去了,要求我女儿赔400多元。我女儿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事,可能也吓坏了,也不敢给家里人说。

  3月1日下午,学校的班主任李老师带着小莲找家长,帮忙解决此事。“女儿平时住外婆家,那里离她上学的达川区城南学校比较近。”李女士说,因外婆当时没在家,李老师决定让小莲先在她外婆家门口等着,他则步行到了李女士家。“她(小莲)当时不想回自己家,去了姓袁的同学家后,我才去找她的父母。”李老师说。

  孩子失联

  “女儿撒了谎,责骂她的话有点重

  “玩坏同学手机的事,小莲对同学和老师都撒了谎。我责骂她,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她玩坏了同学的手机后,要赔钱的事没给家里人说;第二是她经常借同学的手机耍,我们担心会影响她的学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女士称,小莲3月1日晚的确去过同学家,但后来是回了外婆家的。“6点左右,我和她通过电话,骂了她一番,并让她赶快回来把事情交代清楚。”李女士有些自责,“我当时正在气头上,责骂她的话有点重,可能刺激到她了。

  遭受妈妈责骂后,小莲当时口头上答应了要回家,但从外婆家出来后并没有去见父母,而是自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当天晚上,和袁同学聊天谈心时,她(小莲)曾说过‘不想活了’的话,这是袁同学的家长给我说的。”李老师回忆,获得这个消息后,他立即拨打了李女士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去寻找孩子。但这个时候,距离小莲离开她外婆家已过去了1个半小时。一家人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才四处搜寻小莲的下落。

  老师讲述

  “她是劳动委员与母亲少有沟通

  3月1日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小莲曾在学校里一个人大哭了一场。原来,3月1日前,因玩坏了同学的手机,对方的家长曾到学校找过老师,这给小莲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小莲还特意叮嘱老师和同学,让他们不要把这事告诉她的家长。

  “小莲在学校里的表现很不错,是班上的劳动委员,对老师非常有礼貌。”李老师告诉记者,小莲的妈妈平时在外打工,母女俩很少有机会一起交流沟通,但在学校里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小莲也会找关系好的同学倾诉。

  3月1日晚8点半,在大家搜寻无果的情况下,李女士报了警。与此同时,李老师也通过班级的家长通讯录,群发了短信帮忙寻找。“我们到派出所调过监控,但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李女士说,因一直没找到人,她特别担心女儿的人身安全,生怕她会“做傻事”。而小莲离家出走时,身上是否带了钱,生活怎么保障,也牵动着家人的心。

  进展

  女孩离家 25 小时后被找到

  投奔亲戚未果,楼道里过夜

  3月2日深夜,小莲的妈妈李女士给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发来消息,称小莲已于当晚8点过被找到。“女儿身上只有5元钱,被找到时还剩1元钱。”李女士称,3月1日晚,本打算投奔亲戚的小莲,因亲戚搬了家未能找到住处,于是独自一人爬到一栋商住楼顶的楼道内,蜷缩在墙角过了一夜。离家出走的25小时内,小莲仅靠一瓶矿泉水和几包小零食充饥。

  “2号晚上,我二姨出来散步,无意中看见了我女儿。”当晚8点左右,李女士的二姨打来电话给她报了信。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立即直奔二姨家,终于见到了女儿。平时特别不喜欢吃包面的小莲,这次一口气吃下了30多个包面,见到李女士时却一句话也没有说。李女士看着狼吞虎咽的女儿,泪水瞬间从脸颊上滑落,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大家的抚慰下,小莲渐渐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最终跟着妈妈和外公一起,回到了一直借宿的外婆家。在家人的见证下,李女士给女儿道了歉,称当初不应该那么责骂她。妈妈的道歉,得到了女儿的谅解。当晚,小莲主动给外婆和妈妈写下了保证书,表示“再也不跑了”。3月3日,小莲已重返校园,达川区城南学校正在为她开展心理辅导等后续工作。

  反思

  多次被寄养、多次转学

  心理健康更应受关注 家长与老师应多沟通

  “2月27日,我们班召集学生的家长开过一次家长会,小莲的妈妈也参加了。”小莲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这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他借助这个机会和多位家长探讨过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沟通时,李老师发现李女士与小莲平日的沟通较少,建议她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此,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因自己平时都在外打工,与孩子谈心的时候的确很少。“女儿是我和前夫的孩子,一直是我在带,我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把她寄养在亲戚家,换过几个亲戚,女儿也曾多次转学。”李女士说,特殊的家庭环境可能对小莲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她以后会特别注意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对于玩坏同学手机一事,李女士称她已和女儿谈过心,表示会与对方的家长协商,在学校老师的协调下尽快处理。“我不想让这件事影响了女儿的学习,希望我们处理好这个事后,女儿的同学关系也不会受到影响。”李女士说,她接下来将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女儿的心理辅导工作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外出打工。

  少年教育应科学引导

  “读初中的女孩子,如果没有从家里得到足够的爱和关心,便希望能在外面寻求心理上的关心和爱护,家长应特别注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心理学会专职心理辅导员唐远琼说,12岁到15岁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反抗、负重的“疾风骤雨”时期,叛逆在所难免。在这个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关键期,需要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尤其是加强心理的关爱和关心。

  唐远琼认为,小莲的离家出走,暴露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会在这个时期养成,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特别重要。”唐远琼说,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可以适当地批评教育加以引导,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矫正,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唐远琼分析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会经过他律、自律、自动化三个阶段,这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尊重与爱,也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结合这个案例,唐远琼建议,对这种孩子的教育应防范于未然,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小步子训练”的方式,每一次进步都给他们一些鼓励,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心理健康。(华西都市报 记者 曾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