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最美志愿者”王桂珠6年来坚持照顾莫不相识老人
高挑的个头,斯文的眼镜下,是一双笑起来会说话的眼睛。从头顶至膝下的乌黑飘逸长发,成了王桂珠“美”的一种标志。因为这头长发,这位三明市义工联合会会长被伙伴们亲切地称为“长发笨笨”。
去年,“长发笨笨”把蓄了多年的长发剪短了。少了长发的温婉秀丽之美,倒添了一份清爽利落的干练。
人们眼中,她的美,其实更发乎内心。在受她帮助的人看来,“笨笨”就是最美的!而在她自己看来,美,就是人们心中闪过的善念,是随手而行的平凡善举。
有爱之家 培植善念之花
王桂珠为人所知晓,更多的是因为她与自己所在的三明市义工联合会所做的事情——6年多的时间,默默地为那些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帮助。
其实,在这之前,她就一直坚守着“存善念、行善举”的人生信条,追根溯源,是从小受到了家庭的浸染熏陶。
王桂珠老家在泉州南安乡下,农村生活不富裕,父亲远在三钢工作,生活重担压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的善良贤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对家里老人孝顺体贴。这些都落在了小王桂珠的眼里。
当时农村没有自来水,王桂珠每天早上要去水井挑水。打水的井口很小,每次她去的时候,都能遇到一个阿婆。因为阿婆年纪大了,动作迟缓,且每次只能打半桶水。王桂珠常常和老人一块打水,每逢此时,两只小桶上拴着的绳子就会在狭窄的井里打结。为了让自己能更快地打上水,王桂珠便接过阿婆的水桶,先替她打好水,再帮自己打。
王桂珠说,当时年幼的自己,其实是“出于私心”的,但是这样的举动,换来了老人真挚的感谢,阿婆对桂珠特别地亲近,逢人就夸她勤劳懂事。
这件“无心插柳”的小事,真正让小王桂珠意识到,行善能够为人为己带来快乐。而善良温婉的母亲,平时对老人们的体贴关心,对他人的热心相助,更如甘霖,在她的心田浇灌出善念之花。
爱心结盟 共行平凡善举
“当自己逐渐长大,更发现个人力量的渺小。面对很多求助者,常常会觉得自己有心无力。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才更能彰显它的价值。”王桂珠说。
2009年6月20日,她第一次到市福利院做义工,这也是她第一次正式参加三明的义工组织活动。她的网络日志里,现在还记录着当时的情形和感想——
“工作人员说,福利院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是有生理缺陷的,所以才会被遗弃。思虑再三,我还是没有勇气去看他们。不是怕被他们吓到,而是怕自己会太难过。”
“我们在餐厅包水饺的时候,有位老人就在旁边坐着看我们包,我想他应该是希望有人陪他说说话的,可大家都在包水饺,我不好跑去陪他。”
“没跟那老人说话,这是个遗憾。下次我应该先了解下那些老人的情况,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点安慰,这应该比包水饺更有意义些。”
……
那些想说没有说的话,那些想看不敢看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烙印在王桂珠的心里。有人说,善念如花,善举似果,善念之花易开,善举之果难结,心里的顾虑、担心有时候如同善行路上的“拦路虎”。王桂珠遇到了,但她并不怵它。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她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6年多过去,王桂珠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这样的活动,接触了多少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现在的她,参加这些义工活动时,看到那些令人心酸的场面,内心依然会泛起阵阵涟漪,但是与当时那个青涩的她相比,她更加自信、外向,当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时,她都能够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手,绽放一脸的笑容,迎上前去……
水滴石穿小善能行大德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没了,我们这个家早就不在了。”不知多少次,85岁高龄的颜板桂这样感激地对王桂珠说。
2009年,王桂珠第一次和义工朋友走进这个家时,就被这个家庭“吓呆”了。这是一个贫困而可怜的家庭。80多岁的老人,患有多种疾病,老伴早逝,跟前的2个儿子却都染有重疾,长子瘫痪在床,次子也行动不便。这样的光景吓跑了儿媳妇,只有3个单身病汉的家庭残败飘摇。
为了给两个儿子治病,年事已高的老颜只能靠在房子附近捡破烂维生,家里堆满了各种废品。为了减轻生活负担,老颜当时还在房前屋后种些菜,没钱买肥料,他就收集每天的粪尿作肥……走进房间,酸臭脏污的气味裹着一阵阵的尿骚味儿扑鼻而来。有的义工当场就捂着鼻子跑出屋去了。
“伸出一把手,让老人的晚年好过一点点。”王桂珠和义工联的伙伴们,伸出了自己热心相助的手。这一牵手,就是6年……6年来,王桂珠几乎每周都带人到他家去做卫生煮饭,添置生活用品,长期以来,不间断地帮老人买药。因为老人长期服药,医保卡里的钱往往不够用,一年下来基本有一半的药费要王桂珠他们垫付。
去年9月份,老颜在家里摔倒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小儿子行动能力已逐渐丧失,只好给远在外地的王桂珠打电话。接到电话后,桂珠赶紧联系了义工联的成员,把老人送到了医院。老人住院的日子里,王桂珠和伙伴们排班照料老人。
羊年除夕夜,王桂珠和家人简短一聚,还没等聚餐结束,就赶着先走了。她的心里惦记着还没吃上饭的老颜父子。因为老颜年事高、牙不好,王桂珠每次都要帮他和他儿子分开煮饭。多少个节假日,王桂珠都和老颜一家人在一起。
刚开始跟老颜结对帮扶时,因为生活的艰难,老人还有过厌世的情绪。王桂珠反复地开导他,从生活的实际点滴帮助这家人。终于,几年时间过去,这个家庭虽然还是艰难,但是至少比当时更整洁,走进去,有了家的“味道”。
这么多年过去,和王桂珠搭伴到老颜家做义工服务的伙伴换了好多人,王桂珠却始终坚持了下来。
“我给他们做的事情,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时间长了,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有一种像亲人一样的依赖。”王桂珠说,“亲人,如何能够抛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