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玉湖畔“两馆一宫”拔地而起 今年内将建成

28.07.2014  12:40

  图为昨日从玉湖之畔高处俯拍的“两馆一宫”,市图书馆外观已揭开“面纱”。 蔡昊 摄

  面对湖心岛和远山,“根植”玉湖南畔,在建的“两馆一宫”(市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三株并立”拔地而起,这组公共文化服务建筑群今年内将建成。7月下旬,记者前往项目工地,率先入馆探访。

  当天正值高温天气,地面热浪滚滚。步入“两馆一宫”工地可看到,建筑电梯升升降降,载着工人和物料、建材奔赴各个楼层施工,耳边传来隆隆的机器声和吵杂的知了声。

  现场施工方介绍,“两馆一宫”建筑外形取意三株大榕树。榕树树冠庞大,覆盖广阔,公共活动在树下举行,形成自然与生活的默契。

  按照设计理念,市青少年宫是“缤纷之树”,建筑设计针对青少年年龄特征,倾向轻松娱乐,展现活力动感。屋顶将设花圃,集绿色屋面功能与自然体验一体。

  市科技馆是“探索之树”,建筑将设计成科技主题的城市客厅,以自然为主题的展览设在馆内中部通透位置,与外部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同时又和南侧阳光下的温室顶层相连,今后市民可在展厅内俯视温室全景。馆内还将古今内外自然元素连为一体,突破以往简单的物品展示,打造生动活泼的自然课堂。中央位置取意探索,形状如一组多角度穿插的万花筒和观象仪。

  市图书馆是“启蒙之树”,是知识的圣殿。建筑分为内外两环。内环围绕建筑中心,间接采光,设定为藏书区,外环沿建筑周边,自然光充沛,景观良好,设定为阅览区,具有休闲功能。今后市民可在阅览区的书吧里看书、喝饮料,观览风景。馆内中心为一个扩大的光井,将为室内带来自然光,象征“启蒙”。设计中,还有一道立体黑白纸墨叠加造型的楼梯悬挂其中,成为视觉焦点。与此同时,在其外围环绕一条室外阶梯,连通地面和屋顶,形成上下两层室外阅读的绿色通道。

  “从青少年宫、科技馆到图书馆,人群自幼而长、行为由动而静,因此在安排上,青少年宫位于最西侧,临小型城市广场,可以进行各种青少年活动。图书馆位于东北最内侧,最为静谧和私密,适合学习思考。”项目经理邹进介绍道。

  并排而建的“两馆一宫”,除了图书馆已经落架,其他两馆还罩在绿色的安全网里。落架后的图书馆外观呈金黄色,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吴健希介绍说,之所以设计为金黄色,寓意“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图书馆参观。在图书馆四楼,吴健希说,这里将建富有地方特色的莆田文献数据库,分为妈祖、地方志、工艺美术等文献库。新馆建成后,将启动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实施借还书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今后,市民只要刷刷卡,选择想要的图书,短短几十秒,自助图书系统就会“”书给你,就像自助售卖机一样方便。

  “三株”并立玉湖畔,壶兰灵气纳其间。“两馆一宫”,拔地而起的不只是市民期待已久的文化设施,同样是一道令人神往的文明新风景。(湄洲日报 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