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遭泼冷水 假货诉讼阴影挥之不去

11.11.2015  06:36

就在“双11”盛宴开启的前一天,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等多家境外媒体以大篇幅报道淘宝的假货问题,给购物狂欢节泼冷水。报道称,今年5月开云集团旗下古驰、圣罗兰等多个奢侈品品牌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对阿里巴巴提出诉讼,指控阿里巴巴为造假者“提供网上平台广告,以及其它所需要的必要服务”。据《福布斯》报道,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拒绝与这些公司和解,表示“宁可输掉这场官司,宁可赔钱”,“但我们会赢得尊严和尊重”。


福布斯》在报道中将马云比作《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称“在假货问题上,马云也面临贪婪的兄弟、忠诚的女仆以及愤怒的盗贼——卖家和公司内部的欺诈丑闻、全球最大的打假团队,以及外国品牌的诉讼官司”。


蔡志洲对《环球时报》说,假货仍是中国电商的软肋。不排除有一部分商家利用“双11”降价搞噱头,其实在网购天天进行的时代,市场竞争很充分,平时在网上销售的手机、电脑等利润都已经很薄了,哪里能给“双11”降价留下多少空间。所以“双11”的最大意义可能还不是降价,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吸引国际更多商家重视我们的市场。


有趣的是,近日在日本可共同使用T积分卡的全家便利店、日本雅虎、软银等几家大公司联合发布消息,把11月11日定为“良好购物之日”,为顾客提供各种大规模的让利和促销活动,比如出售1111日元的手机、酒店住宿一晚1111日元、1111日元自助餐等。他们没有说明这个创意是否受到中国“双11”的影响。


【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德国记者 万宇 黄文炜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王跃西 冯国川 柳玉鹏】

作者:沈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