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现代农业:助推实现全面小康

29.04.2016  13:12

   核心提示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市地处山区,具有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3月28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拉长农业“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的短板。《意见》主要从发展特色产业、绿色生态农业、脱贫攻坚、农业改革等明确了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 记者 池银花 王尚华 通讯员 徐富华 吕洪荣

  4月26日,记者就我市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全面奔小康问题,采访了市农业局有关人士,对《意见》作相应的解读。

   闽西“八大珍”“八大鲜” 到2020年总产值达到40亿元

  我市是全省地方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大市,也是省畜牧业生产大市,目前,全市形成了畜牧、茶业、蔬菜、果业、薯业、烟草等“六大”优势农业产业,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名扬海内外。但我市也面临农业比较效益的“竞争短板”,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够,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优价等不容忽视。

  对此,我市今年出台的《意见》,提出要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5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同时要实施粮食产能区建设行动,建设连片500亩以上的粮食产能区8万亩以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行动,巩固已有的21个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成果,推动高产创建整县、整乡制推进试点,实现“产量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此外,还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闽西“八大珍”“八大鲜”发展倍增计划,确保到2020年全产业链总产值比2015年增加一倍达到40亿元。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我市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具体为:

  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继续实施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全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04个,完成投资12.7亿元。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农业“五新”推广力度,推行“首席专家+领军企业+示范基地”三结合的集成创新推广模式。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农机具0.5万台(套)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118万千瓦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以上。

  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业主触网交易,力争全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亿元。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林)场,分级建立家庭农(林)场名录,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林)场参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土地信托流转等方式,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程,抓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试点市工作落实,计划全年颁证认定1000个职业农民,扶持100个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扶持200户以上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联系带动周边农户2000户,打造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