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新模式

01.04.2016  10:39
  

  福建新闻网福州4月1日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车辆与日俱增,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威胁着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2015年起福建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进课堂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向这一特殊群体延伸,积极探索尝试,创新开展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编写教材、教师授课、开设固定课时、模拟实践等形式,不断提高了广大特教校师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主要做法是:

  一、试点先行,培训推广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常都是通过不定期的举办活动,知识获取途径被动,较为零散,宣传效果不明显,而他们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大多数是因为自身违法行为引起的。创新一种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校园交通安全教学模式,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必要。2015年初,确定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试点学校,省地市三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人力、财力、师资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一年来教与学的模式实践,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交通安全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该校学生涉及交通事故零发生。为了做好今年3月“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第9个福建省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总结推广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新模式,3月30日省公安厅、教育厅、残联在福安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现场教学培训班,省公安厅、教育厅、残联、全省公安交警代表、全省73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代表等9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向73所特殊教育学校8千名学生赠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正式向全省推开。

  二、编制教材,层层推进

  《中小学、幼儿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将交通安全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为促进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从学前到职高的学生都有,听力障碍低段的学生,他们掌握字词的数量有限,对于阅读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困难,而智力障碍的学生识字量更少,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将交通安全常识教给特殊学生,是近年来交通安全宣教重要研究的课题。经过反复论证,决定组织力量编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常识读本,作为地方读本材料,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2015年初,宁德市、福安市两级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局、教育局和福安特殊教育学校部分骨干教师,以《中小学、幼儿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教材为参考,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残童特点,历时3个月编写完成了特殊教育专用教材——《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等基本知识入手,重点围绕如何做到文明安全出行和自我防护与应急,在每个章节编排设计了“故事林”、“安全宝典”、“温馨提示”、“手语心语”、“实践广场”等内容版块;根据听力障碍学生的生理心理和阅读特点,通过色彩鲜艳、通俗易懂的漫画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亲切生动的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选定福安特殊教育学校作为试点,2015年秋季开学就开始尝试使用,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图文并茂的读本吸引了学生,在做游戏、角色扮演、模拟实践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式学习和体验教学活动中,愉快地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依照课堂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遵章守法率大大提高,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随后又在宁德市其他5所特殊教育学校试行效果明显,好评如潮。2015年度全国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宣传作品评选活动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荣获交通安全知识手册类二等奖。为更好地使用该读本,今年初我们又组织力量开发配套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活泼,帮助特教生更好理解《读本》的内容。

  三、教学互动,寓教于乐

  学校建立了“以专题教育为主,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教育实践区为依托,以家校社区为网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每学期开设6课时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课,以班队课为平台,由班主任授课,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交通安全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预防和应对交通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方法技能,养成文明安全出行的习惯。为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式的交通安全课模式,采取互动式、游戏式的方式开展课堂交流,福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园内sa建立交规宣教长廊,建设道路交通安全实践区和飞行棋游乐区,浓缩道路交通标线和安插标志,建立模拟公交站点、安装减速带、弯道镜等交通安全设施,构建交通安全宣传长廊。并将交通安全文化课延伸到交通安全常识体验区,实行互动教学,使残障儿童的课堂文化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学校还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课的管理和评价,纳入德育处的常规管理。

  同时,坚持在阳光体育中普及交通安全韵律操,将交通安全常识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扎实推进交通安全教育普及活动,使之常态化,深化交通安全伴我成长活动,把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内外生活的各个领域,扎实推进交通安全教育普及活动,有效推进了校园交通安全文化建设。

  四、依托载体,形式多样

  学校充分发挥公安交警担任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个月一次定期深入学校协助、督促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并在新学期开始和寒暑假到来之际,指导学校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防护工作,给学生们上好一堂特殊的交通安全课,运用通俗活泼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讲解剖析不良交通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学生们对交通安全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每年在学生中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手抄报活动,并制作成宣传展板在学校展出;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并向家长发放《特教校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校园安全宣传手册》、《交通知识学习》宣传单,通过学生将交通法制教育辐射到每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学校利用校园宣传媒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给师生建立一个平台,畅谈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充分利用校内教师停车点、校内道路指示牌的平台,悬挂车辆停放、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在学生上、放学必经之路经常摆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画、挂图,定期要求学生利用班级宣传栏出交通安全宣传版报。截至目前,宁德市共深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8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宣传挂图100余套、安全教育光盘1000余张。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能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道路交通意外伤害。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