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台胞,让社会服务更给力

24.03.2015  20:05
   来自社工机构的困惑

  3月17日是国际社工日。从这一天起,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开始了最忙碌的一周——推行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社工进校园活动、贫困家庭助学成长计划……“在做这些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工、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工作发展。”鲲鹏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刘安娟说。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的推行,社工行业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我省自2007年开始全面推动社工工作,采取考试及持证上岗制度。至今,全省已有900多人通过了社工考试,取得了从业资格。但是,以非营利、专业化、职业化为特征的社工队伍的壮大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缺少公务员稳定的保障以及晋升机制,亦没有企业的分红等等。

  福州大学社会系教授甘满堂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社工在我省依然属于“新鲜事物”,社会认同度低;由于资金来源少,部分社工机构运转举步维艰。尤其是民办社工机构,工资待遇较低,专职社工流动率高,这使得一些实质性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推广“社工+义工”模式

  如何打破困局?台湾的社会工作经验或可借鉴。

  台湾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早,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其社工机构分工明确,且大都由民间社团组织承办,经费来源于会费、民间捐款及各地行政主管部门购买社会服务的费用等,其社工的工资与社会地位相当于同级教师水平。

  在社工之外,台湾还有一支相当庞大的社会服务辅助力量,那就是志工。“志工”是台湾对“志愿工作者”的称呼,与大陆的“义工”、“志愿者”类似。目前台湾志工已超过100万人,他们承担大量非专业性的工作,与社工联动形成优势互补。

  2013年12月,福建省首次派出22名社会工作者驻训金门,驻训学员被分为5组,跟随金门5个社工机构开展社会服务,从中学习台湾社会工作经验。

  目前,“社工+义工”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正在我省大力推广。刘安娟告诉记者,鲲鹏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现有10名专职社工和300多名志愿者,每次执行社会服务任务时,皆有专职社工带领志愿者共同完成。

   台湾志工传经送宝

  可喜的是,“社工+义工”在福建大力推广的同时,有很多台湾志工也主动参与到我省的社会工作中来。2009年,在厦门海沧长庚医院,台商太太施素娥发动台商太太团成立了“台胞志工服务队”,志工们平日轮流坚守在医院里,为患者提供服务。受此启发,2014年厦门海沧区成立了大陆首个“两岸义工联盟”,广泛吸纳两岸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加入联盟,致力打造两岸社会工作的交流平台。

  据了解,目前厦门已拥有19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其中,台胞志工服务队4支,他们为厦门的社会服务工作不断输送台湾经验。

  “请问,我能为您做些什么?”这是厦门沁心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的社工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首先要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对方不需要帮助,我们强行去帮助,可能会适得其反。”沁心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理事长程俏梅告诉记者,这种尊重被服务者感受的做法是从台湾社工、志工那儿学来的。

  “两岸义工联盟”成立后,不少台湾社工来厦门交流经验,不仅让本地社工受益良多,也提高了社工职业的社会认同感。目前厦门海沧区的社会工作已逐渐形成了“台胞志工+社工+义工”的三联模式,由台胞志工牵头,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社会服务。

  “虽然我省的‘社工+义工’模式起步较晚,但在厦门、福州等地已有各类探索,还有来自海峡对岸的先进经验。借鉴这些经验,相信可以走出一条社会服务优化之路。”省民政厅社工办主任徐若兰表示,下一步我省将聘请台湾社会工作者对我省社会工作者进行督导教学、培训,开展实务经验分享,探索建立符合我省特色的社会工作督导体制,推动社工机构良性运作。(本报记者李烈 通讯员 林晓蕾 林广明)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