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厦门2018年职场 三个行业工作“物超所值”
过去的一年,同样都在上班,有些人的“饭碗”端得挺稳,有些人可能感觉到双手有些颤抖了。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各行各业都在重新“洗牌”,身处其中的白领,也在时代的浪潮中跟着起伏。
2018年刚刚过去。这一年,厦门的职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18年厦门地区才情报告》,对厦门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了盘点。
1互联网人才需求量最大
过去的这一年,厦门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智联招聘的在线数据显示,2018年1月-10月,厦门市企业共在平台上发布52万个职位,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5.5%,但增长主要体现在7月以后,即下半年。
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18年,厦门地区人才需求前十位的行业中,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教育/培训/院校、计算机软件、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这五大行业,始终居于需求的前五位。
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尤其大,连续两年占比都超过总需求量的16%。
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在急速增长,从2017年的第10位跃居到了2018年的第7位。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皮革/家具/家电)、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这两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2018年挤进了前十。
但是,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2018年,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中介服务这两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已悄然滑落出了前十榜单。
2几十人的企业最易求职
在求职时,究竟该选择大企业当“凤尾”,还是去小企业做“鸡头”,常常是很多上班族纠结的一个点。
那么,大企业和小企业,到底谁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呢?
在线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厦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总体上比较稳定。
以规模来划分,2018年,20-99人的企业人才需求量最大,占总量的31.7%;其次是100-499人的企业,人才需求比例占27.4%;排在第三位的是1000-9999人的企业,人才需求比例占15.1%。
特别大的企业,10000人以上的企业,人才需求比例仅为5.5%;特别小的企业,20人以下的企业,人才需求比例也仅为10%。
也就是说,中等规模的企业,特别是员工数量在几十人的企业,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最多。
另一方面,若以企业性质来划分,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占比65%,超过了一半;其次是股份制企业,人才需求占比12.1%;其余的国企、上市公司、外商独资、合资、事业单位、港澳台公司等,各自的人才需求量都低于总量的7%。
3半数岗位不要求工作经验
企业在招人时,是否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呢?职场“菜鸟”,有没有机会获得青睐?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在智联招聘平台,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中,有50%的岗位“经验不限”,这一比例比2017年下降了12%。也就是说,在2018年,更多的企业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
其次是1-3年工作经验,占比27%;排在第三位的是3-5年工作经验,占比13%。
要求达到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并不多,仅占1%,与2017年持平;要求5-10年工作经验的,占比5%,比2017年高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大约一半的岗位,对于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并不做强制要求,即便是“菜鸟”,在职场上也是有机会的。不过,如果能累积到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时,可选择的工作机会将会更多,也更受企业欢迎。
4三个行业工作“物超所值”
上班族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薪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期望拿到的薪酬,但是,现实和理想有没有差距呢?
统计数据显示,在十大重点行业中,有一些行业“梦想照进了现实”;但也有一些行业“理想很丰满,现实有些骨感”;但还有一些行业,现实竟然比理想更美好。
例如,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两个行业的期望平均薪酬为6000多元,实际平均薪酬也基本达到这个数。
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行业的期望平均薪酬也是6000多元,但实际平均薪酬大约只有5000元,差距较大。酒店/餐饮、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教育/培训/院校等行业的实际平均薪酬也未能如愿。
但神奇的是,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酒/日化)、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贸易/进出口这三个行业,实际平均薪酬竟然高于求职者的期望平均薪酬。不得不说,这三个行业的员工,上班的幸福感是比较强的,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物超所值”。
不过,在未来,薪酬或许不再是求职者最为关注的点。观察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动能正在经历从“人力”到“智力”的转变,有78.4%的受访者表示期待灵活就业,不少求职者更表示愿意为弹性工作降低薪酬预期。
5职场上显现出“阳盛阴衰”
那么,厦门目前到底有多少人才,可供企业选择呢?导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在智联平台注册,现居住地填写为厦门的人才约为50万人。
其中,男性有56%,女性有44%,职场上显现出“阳盛阴衰”。
从年龄看,25-30岁的年轻人最多,占比41%,这也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人找工作、换工作的需求最大,因此才会更多地在招聘平台注册;其次是30-35岁的,占比24%;排在第三位的是18-25岁的,占比22%。
从学历看,本科生最多,占比49%,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次是大专生,占比30%;大专以下的排在第三位,占比16%;还有5%的比例是硕士生;有趣的是,博士生占比为0,可见这个层次的人才一般并不通过面向大众的招聘平台找工作。
过去的这一年,有人来,也有人走。2018年1月-10月,意向流入厦门的人才为40.7万,同比增长3.3%,人才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省内。其中福州和泉州来厦的人才最多,分别占12.67%和17.74%。
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这两个行业对于外地人才的吸引力最大,占比分别达到了9.80%和8.72%。
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才计划着离开厦门,意向城市中,深圳、福州、上海、北京、泉州排在前五位。
导报记者 钱玲玲 常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