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可变燃料乙醇 "千人计划"项目昨落户厦门

20.12.2015  12:48
城市垃圾可变燃料乙醇 "千人计划"项目昨落户厦门 - 福建之窗
来源: xm.fjsen.com

  12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秸秆、锯末、果皮甚至各类城市有机垃圾,不仅可以转化为燃料乙醇,成为汽油、煤炭等的替代品,而且生产成本也将大幅下降。

  昨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危岩博士的纳米固定化纤维素酶产业化项目及其厦门庚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园。该项目有望在明年夏天实现吨级产能目标并最终实现市场化,推动我国生物质再生新能源纤维素乙醇产业的发展。

   目标 力争明年夏天实现市场化

  2009年,危岩博士入选“千人计划”第二批国家特聘专家,从美国回国并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2011年成为科技部973计划仿生能源项目首席科学家。“我们的技术主要是将非食用性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转化率高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昨日,危岩告诉导报记者,纳米固定化纤维素酶作为公司独创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也是生物质新能源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导报记者获悉,目前,庚能新材料公司在翔安区火炬园内拥有一座综合楼,总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包含生产基地500平方米,可供生产中试,并拥有一间万级无菌实验室、两间化学实验室与一间仪器实验室。“争取春节前后有小规模产品,明年夏天实现吨级产量,推向市场。”危岩表示,该技术在实验室已经成功试验,目前处于中试阶段,完全市场化还需一段时间。

  此前,庚能新材料公司已接受深圳东方富海的天使投资,并与河南天冠集团、中国节能集团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生物质新能源的市场。

   优势 1吨生产成本降低两三千元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起,以生物质乙醇为主的新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原材料为玉米、小麦等主粮,这就涉及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等基本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发展遭遇严重瓶颈。

  最新的“十三五”规划中,作为新能源战略,已经着重强调“要重点发展新一代非粮燃料乙醇”,即采用秸秆、木屑、蔗渣、蒿草、棕榈果渣等各类农业废弃物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纤维素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纤维素酶制剂价格昂贵,该技术成本目前居高不下。”危岩解释说,采用现有技术的话,一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转化成本在8000到10000元之间,而石化乙醇成本在6000-8000元,这样纤维素乙醇企业收益不明显,只能靠国家补贴进行生产,积极性也不高。

  导报记者获悉,纳米固定化技术可将一吨燃料乙醇的转化成本降低2000-3000元,甚至更多。这样,即使不需要国家补贴,与石油、煤炭相比,燃料乙醇也能在市场上拥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纤维素乙醇产业的发展,对防治雾霾等环境保护方面将有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