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昆明12岁地震伤员急需罕见“熊猫血”

07.08.2014  22:10

8月7日,医护人员巡视病房,伤者提供服务。当日,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从鲁甸震灾区转运四川的33名地震伤者救治工作紧张展开,陪同的55名伤者家属也已妥善安置。据悉,四川省和宜宾市正集中专家、资源、治疗方式等全力救治鲁甸地震伤者,让伤者早日康复返家。 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8月6日,云南鲁甸地震伤者抵达四川宜宾第二人民医院。当日,云南鲁甸首批转运外省救治的32名地震伤员专列顺利抵达四川宜宾火车站,该批伤员全部安排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据悉,这是鲁甸地震后送到外省救治的第一批伤员。 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中新网昆明8月7日电 (余雪彬)记者7日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5日晚转运到该院就诊的鲁甸地震伤员12岁的王维友由于是罕见的“熊猫血”,目前正在准备血液,进行后续治疗。

3日,16时30分10秒,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12岁的王维友是震中龙头山镇新民村人,地震发生时,他在外婆家玩,被滚下来山石砸到。

当时孩子的父母在几公里之外的地里收花椒,等他们赶到村子时,孩子已经被其他村民背到了平地上,“把那种竹子做的梯子当做担架,抬着他去医院。”父亲王成林介绍,路全毁了,6个大人轮流抬担架,走了4、5个小时终于把孩子送到了最近的镇医院。“医院的房子也倒了药拿不出来,天也黑了,只能在旁边打点盐水。后来又下雨,我们就给他打着伞过了一夜。”天亮之后大人们又抬着孩子往昭通市医院赶,“半路上碰到武警,他们用车把我们送到了医院,终于给治上了。

5日晚9时,王维友和其他16名伤员一起被转运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急诊室的分诊,被转到骨科接受进一步治疗。王成林说:“昆明的医护人员照顾得很好,现在孩子的情况比昨天前天要好得多了。

王维友的主治医生王韦皓介绍,“患者刚到的时候,有失血性贫血的症状,当时我们对他进行了紧急处理,同时发现这个患者是RH阴性B型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目前他血红蛋白数60g/L,属于中度贫血,头部有外伤,眼眶和大腿部有骨折情况,经过各种评估,王维友的其他身体条件都可以做手术,但是血红蛋白数值偏低这个条件不允许马上手术,医院每天给患者输两瓶蛋白,蛋白还在纠正当中,状况良好,我们必须得把数值调整到100g/L的状况,才能比较安全地进行手术。

同时,由于熊猫血是稀有血型,医院储备量不足,目前院方正在与血液中心进行协调,明晚将有1袋300ml的RH阴性B型血全血送到医院。王韦皓还呼吁该种血型的市民积极地去血液中心献血,以保证小维友的手术和后续治疗可以顺利进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