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顾患病丈夫摆摊贴补家用 获女儿支持理解

15.01.2016  12:20

  福州新闻网1月1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若凡)58岁的陈玉秀大姐家住晋安区鼓山镇都市社区,丈夫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她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因为家庭困难,她曾经是女儿眼中的“”妈妈,不过女儿渐渐长大,早已明白了妈妈的辛苦。

  1990年,陈玉秀与丈夫杨钟贵结婚。杨钟贵体弱,患有肺病、心脏病和严重的脊椎病,还做了全胃切除术,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陈玉秀帮人缝补衣物的所得。1997年,已经40岁的陈玉秀生下了女儿小妹。老来得女,夫妻俩都十分高兴,对孩子疼爱有加。可是在女儿眼中,陈玉秀却是个“”妈妈。

  “我有一个很‘坏’的妈妈,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不爱我了。当我跟同学玩耍的时候,我看见他们手里都拿着玩具,口袋里都装满了零食。可每每我跑回去跟妈妈要的时候,她都以种种借口向我解释:‘零食吃多了会危害健康,玩具玩多了会丧失理智。’当我高声叫着‘妈妈你很坏’时,她总是微笑着看我跑向远处……现在我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才渐渐地领悟到,妈妈的教诲,妈妈的艰辛,妈妈是我导航的灯。

  这是小妹五年级时写的作文《我的爸爸妈妈》。陈玉秀说,因为家境贫寒,很多时候她无法满足女儿的要求和愿望,这些年来一直觉得亏欠女儿太多。两年前因为搬家,她在整理女儿课本时偶然间翻到了这篇作文,她才知道女儿早就理解她了。

  一边要照顾患病的丈夫,一边还要料理女儿的饮食起居,陈玉秀想出去找工作,却分身无术。“现在我只能在每天空闲时到小区里摆摊,帮人缝补衣物。”陈玉秀说,有时也有亲戚托她帮忙带孩子,给她一些钱贴补家用。

  得知妈妈良苦用心的小妹如今学习刻苦,已经是福州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据陈玉秀介绍,小妹的成绩在刚进学校时并不突出,时常给她挂电话哭诉“跟不上”。为此,陈玉秀时常带着小妹去书店,平时连肉都舍不得吃的她却愿意花数百元为女儿买书。现在,小妹的成绩已经能稳定在年段200名的位置。“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考上她心仪的学校,这样我们再苦再难都值得。”陈玉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