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台湾还有小确幸吗
关注最近的台湾新闻时,笔者经常看到的两个字是——焦虑。比如台湾《中国时报》的一篇标题《台当局回避“九二共识”基层陷“九二焦虑”》,比如台湾《中央日报》的一篇标题《堪虑的明天》,还比如新华社一篇文章的开篇第一句话:台湾外销订单连续14个月负增长,引发岛内普遍忧虑。
忧虑,焦虑,什么时候成了台湾的代名词了?这还是那个小清新、小确幸的台湾吗?
最先看到焦虑这个词,是在民进党今年初赢得选举后,大陆游客赴台人数开始减少,而让岛内相关业者陷入了集体焦虑,很多基层业者忧心旅游业的冬天即将到来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台湾政策研究院资深顾问苏进强指出,这样的焦虑若扩及其他产业,新当局将如何因应?很快,5月20日民进党正式上台后,因为未正面回应“九二共识”、未明确“两岸一中”,这份“未完成的答卷”让关系台湾基层生计的交通、农渔等产业,也一步步陷入了焦虑。
苏进强以他参加活动的亲身经历指出,他遇到的两岸社造基层及产官学界精英,其中有近百位村里长、社区工作者,都毫不掩饰地透露出对民进党当局“九二共识”的焦虑。近年来因陆客大量造访,让他们的当地服务成为日常营生的活水源头,没想到会因新当局“九二共识”之有无,让他们的生计好景不再,这样的焦虑在台湾的中南部已十分普遍。
再以台湾新当局执政以来力推的所谓“新南向政策”来说。这项政策刻意区隔大陆市场、谋求开拓东南亚市场,然而台湾1111人力银行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41%的受访企业不知“新南向”为何物,22%不看好,19%持观望态度,仅18%表示支持。许多两岸专家指出,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如果“一个中国”原则不能得到维护,两岸政治互信不复存在,势必对之带来不利影响。所谓“新南向”牵涉的国家,相信也会自己做出权衡。建议新当局尽快恢复官方之间沟通、加速民间资金交流,这样才能降低台湾经济的诸多负面因素,从而减缓衰退趋势。
没有基层就没有高层,任何一个执政者,任何一个执政团队,如果不能做到以民生为本、以人民为本,必遭人民唾弃。有台媒直言:新当局上台一月有余,不论是从施政效果或者民意反映,都可以看出台湾的明天有许多令人堪虑的现象。就拿“行政院长”林全的民调来说,本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才会面临施政不满意度与满意度的死亡交叉的现象,民进党新“内阁”上任一个月就几乎达到,怎不令人对台湾的明天感到忧心?又为何还没能引起执政当局的重视呢?(中国台湾网网友:肖曼)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