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霞浦县一线劳动者素描

10.08.2015  16:10

   电力抢修队正在户外进行电网改造

   电力抢修人员正在15米高空下作业

   宁德网消息(何焱红 林进元 林霖/文 鲍斯特 杨银论/图) 台风前夕,各地持续高温,热浪滚滚,据霞浦县气象局了解,霞浦县城区已连续10天气温达到35度,部分乡镇达到36度以上。高温天气给各部门工作正常运转带来极为严峻的考验。从国家电网霞浦县供电公司处了解到,7月份仅霞浦城区日用电量就达到100万千瓦时。由于居民用电飞速增长,城区部分变压器出现满负荷、超负荷运行,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烧毁等现象。据该公司统计,仅7月份,就接到故障报修电话1300起,最多时每天200起,是平时的3倍。8月6日,笔者走访了霞浦的大街小巷,记录下坚守在烈日下的劳动者们的身影。

   电力工人 烈日高空下检修忙

  “各位围观的群众请注意,目前这一路段供电公司正在进行变压器增容,请大家撤离到黄线之外的安全地段,以免造成危险,请大家配合一下……”8月6日上午11点,在霞浦县松城街道地雷下一带电力部门正在进行变压器的转换,几位现场的民警正在维持秩序。

  当日,烈日炎炎,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朵,闷热的天气,连树叶都纹丝不动。在霞浦县10千伏护城河路线673线路673-#32-B8杆至673-#32-B8甲杆处,霞浦供电公司运检部人员正在进行T接新装地雷下#4公变10千伏线路作业。在15米高空的电线杆上,一名电力抢修工人,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头盔和手套,站立在高空中,专心致志地拉着又粗又长的电线作业着,下面围观的群众,也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高空中的抢修工人,眼下一片忙碌。“现在是正午时分,地面温度是35度以上,电杆温度就有50多度。站在15米高空的电线杆上作业,一趟工序下来就是4个多小时。我们都做过这活,太了解这感受了,整个人站在上面就如同“蒸烤”一般,有时,甚至都会感到头晕、胸闷,”霞浦县供电公司配电工区副主任符炜灿说,“这样的高温作业对于我们电力工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其实,在故障抢修现场,我心里比群众更着急,更希望早点通电,这样我也能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他说,6月的连续暴雨造成路线破损,他连续5个晚上在事故抢修现场没回家,这对于刚组建家庭的他来说感到很无奈!即便这样,对于这份工作他们干起来依然无怨无悔;这份无怨无悔的背后更多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

  据悉,该公变供电区域居民、商户密集,进入盛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使电网负荷不断攀升,为了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霞浦供电公司通过对该区域用电负荷的检测,新增一台400KVA变压器,来加强对地雷下区域用电负荷的调整,确保高温高负荷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国家电网霞浦供电公司营销部经理阮勇介绍,近段霞浦城区的变压器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增容改造,需要更换40台变压器,仅上周时间,就改造了18台,是过去两三年的量。

  “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了,这里是老城区,很多线路都老化,加上现在的榴房改造,加大了用电负荷,原先的设备跟不上目前的用电形式,这几年,一到高温天气,就跳闸断电,这一带的群众对更新电力设备的呼声强烈,”住在地雷下的居民老张说,“今年供电公司很重视,派了施工人员进行变压器增容,早上不到6点就开始工作了,看着他们在高空的烈日下工作,真的让人很敬佩。”

  在施工人员密切配合下,经过烈日下不懈奋战,当天下午6时完成此次作业,并恢复地雷下居民区供电,当林师傅从15米高空下来时,周围的群众都自发地送上了矿泉水和八宝粥。由于长时间在炙热的太阳下暴晒,40岁的他,带着50多岁的沧桑。

   交通警察 无悔坚守在岗亭上

  8月6日下午3点,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上空,笔者来到霞浦县阳光城交警岗亭,当日执勤民警王清身穿短袖制服,戴着头盔、手套,豆大的汗珠渗满了他的额头,他在岗亭中间指挥着交通,一招一式没有丝毫因为高温而放松。笔者了解到,该地段由于连续高温,导致变压器超负荷,造成该区域断电,电力部门正在抢修,因而阳光城小区路口的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下午3点正是上班高峰期,红绿灯不能正常运行,我们必须要在这里执勤。这样的高温下,只要站5至10分钟,就会浑身湿透,”刚从指挥岗亭上轮换下来的王清告诉笔者,“高温天气会让人心情烦躁,越是高温,我们越要注意高温下潜在的许多安全隐患,所以一刻都不能放松。”王清,是个年轻帅气的85后交警,从事这个岗位已经有3个年头了,说起这三年的高温经历,在他看来这不过和平常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笔者看到他的证件照上白皙稚嫩的照片有些诧异,他打趣着说,“我们这里的小伙子,个个都是被晒黑了。”

  王清在岗亭的柜子里取出了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他告诉说,在城区的康宁超市、龙首路、好万佳、太康路、阳光城五个岗亭都有防暑药品,以备高温天气群众和警员不时之需。

  同样的时间段,府前路的粮食局门口路段,一辆两轮摩托车正在逆向行驶,正在这里执勤的警员鲍斌峰一下就把违规车辆拦住,当下摩托车驾驶员火气十足,冲上来想要对鲍斌峰动手,被周围围观的群众制止住。鲍斌峰先是与他讲道理,可是发现无法沟通时,就请求霞浦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直属中队援助。5分钟之后,直属中队林警官带领4位民警赶赴现场并进行协调处理。“对于这样的现象,这里是屡屡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大家的心情都很烦躁,但是违规驾驶,我们还是要依法处理。”林警官说。林警官是霞浦县第一批交通警察,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有整整30个年头了。他告诉说,“现在的城区车辆越来越多,目前,在府前路的粮食局正在拆建,拟建一个城区内停车场,目前,我们在这个路段有7名警员专门负责此路段。这样的高温天气,他们的工资才1100元,这也是在奉献自己的青春啊。”

   环卫工人 为城市美默默付出

  8月7日中午11点,地面温度达到37度,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霞浦县松城街道的太康路文化广场前,今年42岁的苏锡华像往常一样,在烈火骄阳下,用力地将垃圾桶的垃圾,一铲子一铲子地铲进垃圾车里。水果、鱼、肉等腐烂食物在烈日的照射下,发出阵阵恶臭,他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脖子上还挂着一条毛巾,这条毛巾已经渗透了他的汗水,顺着往下滴。苏锡华,霞浦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他的工作是负责垃圾转运车的中转工作,他1989年加入了环卫工人的队伍,一干就是26年。“夏天高温下工作,每天6瓶矿泉水都不够解渴,这么多个夏天都这么过来了,这些都没啥呢,最难的是,两年前,老父亲走了,我却没能去送终,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必须坚守在垃圾车旁。”坚强的苏锡华说起两年前的家事,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

  在府前路负责普扫的环卫工人陈大姐告诉我们,“原本我们环境卫生管理处要求我们每天凌晨4点至7点完成普扫,但是因为夏天的太阳来的特别早。为了能在清晨大家出门前有个干净的路面,我们府前路班组这几年都是凌晨两点半就开始普扫。”她说,夏天一整天都暴露在太阳下工作,虽然这份清扫工作让陈大姐有些吃力,但她想到一年能有五个月的高温补贴,这让他很欣慰。“这个夏季一过,我就能拿到高温补贴费了,正好能给上初中的女儿交上学费。”陈大姐乐呵呵地说。

  霞浦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郑树德说,7月份该处投入了3万多元为一线308名环卫工人分发了一批清凉油、防晒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目前已全部到位,并在城区山河路中转站、海滨中转站、周家亭中转站、刺桐红村镇银行大厅、花园新村设立了5个纳凉点,该处也将与一线环卫工人一起度过高温酷暑的难关。

  据笔者走访了解到,花园新村的纳凉点是一位名叫杨成观的热心群众开设的环卫工人免费纳凉点,杨成观说,“我常常在路边看到环卫工人挥汗如雨地工作,就一直想着能提供一个地方,供他们休息,与他们的付出相比,这个纳凉点的开设,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不值得多说。”

  这一道道坚守在烈日下的身影,便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