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厦门 我为改革开放点赞】职业农民郭防:绿色蔬菜种出火红好日子

19.11.2018  11:00

    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实现从海防前线到开放前沿的精彩转身,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9月30日起,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联合新华网福建频道共同推出“我在厦门 我为改革开放点赞”专题,通过一组人物故事短视频,展现厦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巨变。

    新华网厦门11月19日电(刘默涵)30多年来,从一亩三分地发展到四个农业基地,厦门市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防,用自己的坚守和闯劲,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他是时代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改革开放开始那一年,郭防还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但他已经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当农民的料。当时还在读小学的郭防经常借来各种农学书籍,带到田间去实践,对种田有种异乎寻常的执念。

    “14岁的时候,我从书中学到了蚯蚓对土壤、对作物生长很重要。白天,我四处挖蚯蚓,到了夜里就把放蚯蚓放在田里面。为什么在夜里干这个事?因为当时村民觉得蚯蚓没有用,如果他们看到我放蚯蚓会以为我是傻子,我怕讨不到老婆。“回忆起往事,郭防略带羞涩地笑了起来。

    1986年,郭防接触到“育苗保温“的概念并学以致用。他从父亲那里要了一块地,想方设法搞来新品种西瓜的种子。因为错开了当地西瓜的上市季节,新品种西瓜受到热捧,当年就赚到一万元。

    这一次开门红,让郭防更加认定,这辈子自己要走科学种田的路子,要拥抱现代农业。

    从当地第一个种反季节蔬菜瓜果,到第一个盖大棚,再到第一个种绿色无公害蔬菜,郭防在不断颠覆当地农民祖辈相传的耕作经验。但郭防也坦言,每一次探索转型,都是一次自我革命,过程是艰难的。尤其是过去10年,是最难熬的10年。

    当时,一心想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他,租来400亩土地进行全面转型。但是,刚开始时市民对这种卖相差、价格又贵的蔬菜认可度不高,导致郭防只能把绿色无公害蔬菜当作剩菜,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一些学校食堂,几乎赔光了家本。有一年,郭防的爱人因为没钱过年,伤心得直抹眼泪。直到现在,郭防想起来,还是感到非常愧疚。

    2013年,一位在厦门工作的台湾人找到他,指定要买他种的无公害蔬菜,但量并不大,又要求每周从翔安送到厦门岛内。这是头一遭有人打心里认同他种的菜,郭防二话不说就应承下来,哪怕送一次菜要亏本100多元钱,他也觉得很开心。

    后来,在这位台湾顾客的宣传下,找他买菜的客人越来越多,郭防的生意才又开始慢慢回到轨道上来。2017年,郭防种植的多种绿色无公害蔬菜经受住一系列严格的检验,直供厦门会晤餐桌。这不仅是他,也是厦门本土职业农民的一次“高光时刻”。

    郭防说,这几年市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是他生意起死回升的根本。而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开始懂得什么叫品质生活。

    现在,郭防打理的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拥有四个蔬菜基地,每天有六七十个村民来打工,每年为农民创收300多万元。

郭防与技术员察看蔬菜长势。新华网 肖和勇 摄

郭防向客户介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销售情况。新华网 肖和勇 摄

郭防拥有的位于翔安区的蔬菜基地大棚(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蔬菜基地(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