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领到高温津贴了吗?

26.07.2015  12:52

  本报记者 罗玉文 刘菲菲

  眼下,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热浪一波高过一波。

  根据我省相关规定,每年5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不含33℃)的,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亲,你的高温津贴领到了吗?7月15日至18日,我们就此进行采访调查。

   你领到高温津贴了吗?

  入伏以来,和很多地方一样,龙岩也启动“高烤”模式,天气持续炎热。不过也有好消息,根据国家规定,在高温天气下,有不少劳动者可以拿到一份该有的津贴。

  17日中午,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在市区莲东北路,环卫工人美华(化名)正在烈日下清扫马路上的垃圾,她的额头上已满是汗水,身上的工作制服也湿了大半。

  “高温津贴?是什么东西?没有领过,没有那么好的命。”美华一边摘下口罩,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突然,她迟疑了一下,接着问我们,“绿豆、菊花茶、冬瓜茶之类的东西,算不算是高温津贴?”她说,前一段时间,公司发了几斤白糖和绿豆,以及两盒正气水,“现在已经喝掉一盒正气水了,没有办法,天气太热会中暑。去年夏天还发了一箱冬瓜茶和菊花茶,今年就不懂有没有了。”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劳动者,特别是一些岁数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对高温津贴知之甚少,在他们看来,能够用绿豆、凉茶、饮料、水果之类的物品冲抵津贴已经算是不错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高温津贴就像是UFO一样,听是听过,就是没有领过。”在市区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的小吴吐槽说,在工地干活实在太热了,晒得跟“包黑炭”似的,但是从来没听老板提起过高温津贴。

   哪些人可领取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领高温津贴?可以用物品冲抵吗?……带着众多市民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来到了市人社局采访。

  2013年7月,省人社厅、省经贸委、省卫生厅、省安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总工会联合发文,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在每年5—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不含33℃)的,应按月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因为其他原因,而未能正常出勤的人,也能享受高温津贴。根据规定,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因事假、旷工未提供劳动的;在医疗期、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计划生育假等未提供劳动的;劳动者其他个人原因未出勤从事高温作业的情形,用人单位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此外,你知道吗?临时工也是有高温津贴的。用人单位当月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应当按其当月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折算发放高温津贴。

   不得以物冲抵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到底有多少钱?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则为每人每天9.2元。高温津贴标准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

  在现实中,许多人仍领不到高温津贴或是常遭打折扣。有的单位用绿豆、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冲抵蒙混过关。其实,这种做法是违规的。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的工作人员表示,高温津贴必须以现金形式发放,可一次性或按月、按天发放,但不得以发放防暑降温饮料与必需药品替代现金。

   存在监管和落实难等问题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应向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发放津贴,且不得以物冲抵,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领到高温津贴的劳动者比比皆是,以降温物品冲抵补贴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日常监管的难度很大,又不可能拿着温度计到每一个工作场所去测温度。”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不含33℃)的,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但用人单位是否有采取措施将工作场所的温度降低至33℃以下,这很难界定,也很难监管。此外,关于高温津贴,几个部门都在管,但到底谁说了算?

  说好的高温津贴,却没有领到,劳动者又该如何维权?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如果劳动者遇到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津贴的情况,可以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维权。

  可是投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会遇到取证难的问题。因为很难还原当时的工作场景、工作场所的温度,换句话说,也就是很难确定用人单位是否有采取措施,将工作场所的温度降低至33℃以下。

  此外,和工资、奖金等相比,高温津贴的数目要少了许多,很多劳动者也不愿意为了这点津贴而去投诉,和单位“撕破脸皮”。家住登高路的王先生在市区一家私企上班,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每天都是在外面拜访客户。他说,有时候天气太热,特别到中午,感觉都快中暑了,但工作3年了,从来没有领过高温津贴,“公司有发我们肯定非常高兴,没有发也只能私下抱怨几句。”王先生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劳资博弈中,劳动者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大多数职场人士往往不敢得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