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以奖激绿 以地换绿 花小钱办成绿化大事

03.08.2015  21:31

  人们都说“算好的钱不够花,算好的活干不完”,却很少听到“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的。7月31日,笔者在光泽县止马镇采访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时,却意外地看到了这一事实。

  止马镇是全县唯一的小城镇建设试点,是省级生态镇,还有杉关、白门楼、止马等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镇党委书记王逸波说,为了给美丽打好底色,绿化成为全镇投资的无底洞,种要买树苗、租地、付工资,管护要雇人、买设施、且常态化难保。全由镇政府和村级财力,种无能为力,管力不从心。但事不能不做,怎么办?

  止马镇是光泽县的老育苗基地,光育绿化苗木的专业合作社就有五六家,镇里从他们争着跨乡跨县推销苗木、承包绿化工程中得到启发:苗木专业合作社急需展示平台,急需为苗木找买家,而全镇绿化美化多在显眼处,林分、林象改造,生态多样性补充,景观苗木种植等达500多亩,如果把镇村两级的绿化与苗木合作社的需求结合起来,用市场化运作,就能实现互赢互利,相得益彰。

  全镇最早尝试“以奖激绿”的是杉关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九李桥至杉关关口1.5公里省道路旁和1.5公里的溪旁绿化。镇里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与“杉关苗木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把沿路、沿溪两旁的空地、荒地作为专业合作社的苗木和园艺水平的展示平台,由合作社自行包种、包管护,如果按镇里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镇里付给5000元作为奖励。嘿,这招果然灵。合作社70多户社员齐心协力,整地、挖穴,把各类最好的苗木移栽到路旁溪旁,种完后由各户认管,不到1个月时间,就把九李桥至杉关的路旁溪旁绿化得像模像样。

  紧接着镇里又用“以地换绿”模式将“镇成广场”靠溪边的20亩已征荒地发包给“绿源苗木专业合作社”。现在,这块原来长满杂草、堆放杂物的小山包已种下美国火箭紫薇、野鸭椿、红豆杉、日本樱花和罗汉松、桂花等珍贵苗木。合作社理事长黄卓春说,目前包括整地、挖穴、移栽和苗木已投入了10多万元。按镇里“要把这里建成休闲小公园”要求,下一步还要建凉亭、铺鹅卵石慢道等。建成公园没20万元拿不下来。但黄卓春觉得很合算。他说,这块地好,苗木种在这就等于摆在电视机屏幕上,还有管护水平、园艺水平都很直观,等于为苗木基地做广告,值啊!

  “以地换绿”,等于不花钱办成事,“以奖激绿”,等于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实现了“以种护绿”目的。“杉关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万根说,种的苗木是自己的,种下去花的工也是自己的,起宣传作用了,带动了苗木销售,赚了钱也是自己的,加上认管的责任拴着,谁能不上心去管?种下去1年多了,只见苗木年年长,就没见牛啃、人拔、刀砍的,镇里的5000元奖金大家拿得心里也踏实。(邱盛林 林秀芳)

  (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