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 提升漳州发展软实力

17.01.2016  12:37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2015年,市政协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我市进一步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注重“活态传承”

  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好闽南文化生态。2007年,国家文化部批准福建省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国家文化部同意福建省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改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2015年1月,我市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基础上,提出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为助推闽南(漳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一年来,市政协组织力量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协商,并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闽南(漳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案》,提出要突出示范建设,完善规划,抓好项目,彰显示范区的影响力;突出活态传承,加强宣传,保护非遗,激活示范区的生命力;突出体制创新,加强保障,扩大交流,提升示范区的原动力等建议。

  市政协调研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闽南(漳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活态传承”十分重要,是示范区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建议案》建议要加强闽南文化教学,在我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开设闽南话、漳州童谣、漳州民俗、漳州戏曲、漳州民间传统工艺等乡土文化选修课,创作和传唱闽南语歌曲,在保障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进一步普及闽南话,扩大闽南(漳州)文化的受众面,夯实闽南(漳州)文化生态活态传承的基础。

  做大“圣王品牌”

  众所周知,开漳圣王文化是漳州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所吸纳融合的中原河洛文化、闽越土著文化、海洋文化、海丝文化的精髓,奠定了闽南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石。与此同时,漳州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城市。“开漳圣王文化”的弘扬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2015年,根据市委的要求,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就“关于大力弘扬开漳圣王文化,推动漳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这一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形成“开漳圣王文化是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根基”的共识,提出要以开漳圣王文化交流联谊为抓手,密切漳州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间往来,找准经济文化对接的契合点,把我市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先行示范区等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祀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及重要部将的宗祠、宫庙近800座,信众达数千万人。其中漳州与台湾分别各有300多座;(下转第二版)

  东南亚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近百座。开漳圣王文化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漳州人的精神纽带。”市政协调研组有关同志叙述,2006年以来,市政协牵头成立了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加强联谊,主动协调,分别促成在新加坡、台湾宜兰、福建漳州、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曼谷召开五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大会期间,中国驻新、马、泰使(领)馆官员及当地政府要员、工商界重要人物,以及中国国民党政要及部分蓝绿阵营民意代表均主动到场参加活动,从而使联谊大会由民间团体举办提升到政府及工商团体参与的层面,初步把开漳圣王文化打造为我市具有国际影响的民间信仰文化。如今,我们更要进一步弘扬开漳圣王文化,让这一“精神纽带”推动“海丝”建设。

  编撰“漳州文库”

  漳州建于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文化多元、百花齐放,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并存、农耕文化与海商文化碰撞、“海丝”文化与茶瓷文化兼融、理学文化与宗教文化交织……2015年,市政协积极打造“漳州文库”,整理、编撰、出版多部与漳州各类文化相关的文史书籍,为全方位研究闽南(漳州)文化提供参考。

  漳州古村落建村历史悠久、规划严谨科学、建筑类型多种、地域特色鲜明、村落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风水观念突出、宗族文化浓厚,文物遗存量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价值高、底蕴深厚。全市现有114个乡镇,1657个行政村,约1万个自然村社。其中闽南民系、客家民系、畲族古村落分布广泛,明清时期留传下来的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为数众多。为了保护传统古村落,推动绿色发展,市政协积极组织力量,编写出版《漳州古村落》。目前,该书文史资料编审任务已完成,共编审古村落稿件452篇、配套文稿140篇,字数约320多万字,成为了解市情、了解古村落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基础性文史书籍。

  此外,2015年,市政协还继续编撰《中国海丝文化·漳州篇》丛书,在2014年出版3册的基础上,又出版了《漳州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选》和《漳州侨批史话》等3册;发挥海峡文史资料馆作用,做好族谱研究与对接服务,参与编写《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发挥闽南文化研究会作用,参与编写《两岸冠籍同名聚落》、《闽南文化年鉴》,开展闽南文化研讨与交流活动等。

  ☉记者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