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潘姓行医家族义诊成家规 获新闻联播点赞

24.02.2015  13:49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潘家医生为村民义诊的画面

    “每年大年初二,回老家为乡亲们义诊,这是福建一个潘姓行医家族坚持了58年的家规,今天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为您讲述这条特殊的家规如何三代传承。”昨晚,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一开始,就为全国人民讲述了我市南安“潘家义诊成家规、仁心仁术传家风”的故事。

    这条新闻时长约5分钟,画面从2月20日潘家的医生在家乡义诊的场景切入,进而从对患者家属、潘明继的妻子、儿女、侄子、侄女、村民的采访中,讲述了潘家义诊家规的由来和历程。潘家义诊的感人故事,本社《泉州晚报》2012年3月9日《名医偕家人为乡亲义诊》和《东南早报》2012年9月6日《潘明继: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医生》都做过报道。

    在昨晚央视的报道中,故事这样展开:潘家的医生大年初二回乡义诊,这是潘明继生前定下的家规。潘明继是国内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1931年出生在南安湖内村,5岁那年,他的生母、养母及几个兄弟姐妹都因肺结核病相继去世,这让潘明继从小就立志从医。潘明继的妻子施增英也是一位医生。1958年春节,他俩新婚回老家,刚进家门,就有人抬着病人来求医。那个春节,夫妻俩一直在接诊病人。即使搭便车离开村庄,仍有人在路边求诊。

    以后每年春节,他们都回去为乡亲们免费看病,这也成了潘家的家规。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在省城大医院工作的潘明继夫妻是乡亲们最大的信赖。很多外乡人听说之后,也会赶上几十公里的山路前来求诊。为了不让病人白跑,潘明继把义诊时间约定在了每年的大年初二。在潘明继的影响下,他的儿女和侄子侄女中有许多人也当了医生。

    潘家一共有30多名医生,义诊一天,病人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潘明继对待病人耐心、真诚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子弟,他的名字也渐渐被潘家义诊所替代。虽然后继有人,但50多年里,潘明继老人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义诊,一直到2012年去世前的那个春节。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然惦记着义诊的事儿。现在,潘家的第三代有16个人是学医的。今年,潘明继的孙女潘思宜和他的几个侄孙也来到了义诊现场。潘明继的儿女们也像当年的父亲一样,把潘家的家规、家风传递给家里的第三代。

    “家乡好家风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感人至深!”19点15分,这条新闻播出没多久,就引得人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纷纷转载盛赞。网友韩太尉表示,在新闻联播看到后感觉好激动,这样的正能量要多宣传。网友“桃春风”写道:许多画面令人记忆犹新,无论是十里八乡来求医的乡亲们挤满房间的场景,还是潘明继的妻子施增英讲述他们新婚回老家开始接诊病人,或是潘家的第三代有16人学医,都令人感受好家风在泉州的传承。

    记者 游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