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试行一校多区优质教育普惠城郊孩子

05.09.2014  12:51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12年起,漳平在全市全面推行一校多区政策,依托6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主校新带动9所分校:于是,西园镇中心小学变成了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西园校区,桂林乡中心小学变成了实验小学桂林校区,和平镇中学变成了漳平三中和平校区……

  如今,2年过去了,除了校名的改变,一校多区政策究竟给位于城郊的分校带来哪些变化?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记者来到位于漳平市西园镇的附小西园校区采访。

   硬件改造:校舍大变样

  远远地,记者便看到一栋崭新的教学楼,黄色的墙面尤为显眼。步入校门,正值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随着口令,在宽敞的操场上做着广播体操。

  “西园校区是2012年成立的,校区经过了重新规划,教学楼、操场、多媒体等硬件设备都是当时修建或添置的。”附小西园校区校长连振东告诉记者,“与西园镇中心小学原来破旧的‘家底’相比,学校现在的环境和硬件设施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行一校多区,就是为了让优势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均衡教育资源首先从提升薄弱校的硬件设施入手。各校通过社会集资、政府拨款的方式,投入大量资金对各分校进行了硬件改造。

  附小西园校区五年级学生刘渝惠原来随父母在广州上学,如今她的父母都在当地的工业园区打工,她便转学到就近的西园校区。她对记者说:“这边的环境跟我在广州就读的学校一样好,而且现在的校舍更新更漂亮。

  “自从推行一校多区后,学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新学年,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50多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多人,不少原来居住在附近、租房到城里上学的孩子都转学到了这里。”连振东说。

   结对帮扶:师资大提升

  “我觉得在这堂公开课上,陈老师通过动画演示诸葛亮草船借箭经过的做法十分新颖,值得学习……”“但是,陈老师对周瑜心理活动的讲解不够深入……”在附小主校区三楼教室内,五年级的语文教师陈彩云的公开课刚结束,来自主校区、西园校区的5位旁听老师立刻围在一起,交流心得。像这样的公开课,在主校区每周有好几节。

  均衡教育资源的核心在于均衡师资力量。让主校和分校结对子,通过开展示范课、评课等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为薄弱校教师搭建快速成长通道。“未与主校结对交流之前,我们上课的方式较单调,经常和主校老师交流后,如今学到了更多新颖、多元的教学方法,因此,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和效率也提高了。”陈彩云说。

  作为主校,实验小学和分校——实小桂林校区还通过网络等方式加强结对帮扶。两校建立了教研共同体博客,开辟网络教研平台,通过在线研讨、上传资料、日志发布、点评回复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交流,2年来,两校教师累计上传用于共享的教学文章、资料超过2000篇,发表评论和回复3000多次。

   统一标准:管理有保障

  升旗仪式上,学生们身着统一校服,男生白衣蓝裤、女生白衣红裙,整洁的校服让孩子们显得更加精神抖擞。

  “不仅校服一样,我们分校的广播体操、校歌和主校的也一样。”连振东对记者说。

  在推行一校多区的具体过程中,漳平还注意逐步缩小校际之间管理水平的差距,使主校和分校实现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服、校徽、师生誓词、一日常规“七个一样”的管理制度和作息时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进度、教研教改、质量监控、教学常规要求与检查、安全管理、学籍管理“八个统一”的办学模式。

  “以前,我特别羡慕实小、附小的同学,觉得他们不仅校服漂亮,而且可以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课。现在,我不再羡慕他们了,今后,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附小毕业的学生了。”六年级学生叶佳炜高兴地告诉记者。

  规范的管理让分校的教育质量有了保障。在去年的全市小学六年级统一质量检测中,实小桂林校区语文、数学学科的优秀率分别为84.71%和82.35%,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28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附小西园校区语文、数学学科的优秀率也不俗,分别有了6.28个百分点和16.49个百分点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