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拥抱“互联网+” 特色产品开启电商新销路

12.10.2015  15:38

  核心提示:

  □ 记者 赵伟 通讯员 詹芳兰

  国庆期间,位于漳平市万成宏都商业广场的漳平市畲氏人家土特产淘宝网店,店主蓝文奇在一楼门店内忙着土特产发货。蓝文奇说,中秋、国庆两节这段时间,他店里的西园花生、南洋红菇这类纯天然土特产销售特别火爆,主要销往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在线上线下得到了很多顾客的好评。

  去年,蓝文奇和3名有志在互联网创业的伙伴将特色农产品店开到了网络上,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生意越发顺风顺水。漳平是省22个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绿色、纯天然农产品资源优势。蓝文奇的网店就有60多种农产品在销售,不少产品都独具特色,比如拱桥红心莲子,厚德萝卜丝,东湖米粉,新桥米园子,还有一些山野林间采摘的苦菜干、鸭爪草等野菜凉茶。

  伴随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南洋镇通过探索“互联网+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为茶乡传统“水仙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采访中,记者在南洋镇南洋村水仙茶专业合作社里看到,社员们正围着一台电脑在学习互联网的运用。过去,对于“互联网+”这个新词,社员们都是一知半解。去年,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合作社开始通过互联网改变着传统茶产业发展的路子。

  官宝清是在合作社里通过学习后,第一个开始经营自己淘宝网店的茶农。自从她经营了淘宝店,身边只需要带着一部手机,便能随时随地的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并且及时发货。网店经营不到一年,就带来了3万多元的订单销量,拓宽了销售渠道。

  一个月前,南洋镇进驻了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打造“合作社+电子商务+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政府引领、政策推动、能人带动、部门联动等有效措施,借助互联网为纽带,打开“水仙茶”销往全国大门,茶乡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今年以来,漳平以创建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市)为契机,加强平台培育,依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的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在城北新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围绕“木、竹、花、茶、菜”农特资源,依托福建花博汇电子商务、漳平恒鸿发花木、龙岩南龙电子商务等,建设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漳平“中国花都网”已入驻企业1300多家,实现了花卉的远程交易,建成龙岩南龙电子商务的“隆商网”电子商务平台,共有50多家工、农、贸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