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漳平“四举措”助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26.11.2015  00:36
      近年来,漳平坚持走“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以园林绿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步伐,大力推进森林漳平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宜居城市。10月中旬,我市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创森”标准,省专家组拟向省绿委推荐为省级森林城市。       一是力造城区绿化。因地制宜,多渠道投入,多点位绿化,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在城区投入近1.5亿元,建设九龙广场、福增大桥、滨江公园、林隆南路、林昌路、漳平市医院(新建)、官洋山景观林、景城山景观林等森林景观,建成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面积5656亩,形成城外以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为天然绿色屏障,城内以榉子洲公园、东山公园、福祉阁公园、九龙江为核心,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       二是力抓通道绿化。以建设绿色长廊、和谐通道为目标,在莆永高速公路、九龙江北溪干流等绿化工作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两年来投入2200万元,完成通道绿化140公里,其中莆永高速公路绿化达100%,308国道、208省道、203省道绿化率均达97.9%,市乡道公路绿化率达85.9%,九龙江北溪干流、双洋溪、新桥溪、拱桥溪、溪南溪、大深溪、下浙溪和赤水溪等江河水岸宜林地绿化率达88.1%。       三是力促村镇绿化。以建设“生态森林城市、幸福宜居漳平”为理念,以镇、村公共绿地建设和农户庭院绿化为重点,结合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利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力促村庄绿化工作开展。两年来,全市有156个村开展珍贵树种活动,种植乡土珍贵树种近3.6万株,目前已形成以永福镇西山村、南洋镇北寮村、南洋镇梧溪村、南洋镇暖洲村、芦芝镇大深村等为典型代表的村镇绿化示范体系。       四是力建屏障绿化。重点抓好高速公路、省道、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九龙江等沿线一重山、环城周边一重山的宜林地造林、低质低效林分改造、矿山植被恢复及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可绿化的宜林地绿化率、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植被恢复治理率均达100%,低质低效林分提升面达95.8%,主要河流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3.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