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从改善基础条件入手 解决村民燃眉之急
核心提示:
□ 通讯员 黄琳斌 陈晓霞 詹芳兰
“几十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现在一下子解决了,这真是我们灶头村的好兆头啊。”昨日,在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老党员陈如隆家,老陈握着中储粮福建分公司下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育森的手激动地说。
老陈说的难题,是修建灶头村和禄前村之间的村道。它能方便沿线上千名群众出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当地群众多年的愿望。灶头村历届村委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甚至还争取到10万元资金,但由于征地难等原因,一直无法落实。刘育森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个老大难。有一户人家不肯让地,村两委连续5个晚上上门与户主促膝谈心,最终对方说:“碰到你这样的书记我服了。”这条总投资320万元的村道,被列为以工代赈国家示范性道路,近期有望开工。
刘育森介绍:“灶头村是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我2014年4月来到这里,刚进村,就看到村民有的挑水,有的提水。一问才知道,这里连自来水都没有。”他多方筹集资金30多万元,当年10月将自来水管拉到每家每户,解决了全村8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两年来,刘育森积极奔走,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累计筹措资金约800万元,完成了电网改造、奇和溪护岸工程、老人幸福院等20多个基础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刘育森说:“灶头村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很差。我在这里的工作时间只有3年,除了尽快帮助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还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灶头村是著名的史前古人类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奇和洞所在地。村里散布着一些古民居,另有一座古寨堡奇和寨,邻近的杨美村还有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灶头村打算利用有利条件,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村民张日光指着家门口的竹编垃圾桶说:“这个垃圾桶是我自己编的。我们村主要种香菇,原来到处乱堆乱堆,脏水乱流,非常难看。刘书记来了以后,到每家每户做工作,让大家把村子环境搞好了,发展旅游业,游客来了可以住在这里,买我们的农产品。大家现在都很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主动拆掉破旧茅房、猪圈。”
据悉,灶头村还打算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业,引导农民生产转型。最近,该村平整了38亩地,打算引种台湾的山苏。山苏是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的养生蔬菜,1公斤可卖60多元,一年四季都能采摘,可一直采摘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