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人大监督,让文明之风拂面来

11.08.2014  21:50

8月7日,笔者在漳平市区看到,综合市场、公交车站点等城市配套设施正在火热改造建设中;城市卫生环境大为改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面貌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许多市民在谈论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好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美丽幸福漳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2年以来,漳平市人大常委会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好人大的监督职能,适时采取听取工作情况报告、开展视察与调研等形式,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漳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所征如是对笔者说道。

人大:把脉号诊  剑指短板

漳平市于2012年4月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为进一步规范城区人行道的停车秩序,创建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环境,市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4月5日,对全市街道、人行道停车秩序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存在的不足,建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持续开展人行道停车秩序整治专项行动。此外,为提高广大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帮助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驾乘摩托车不带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敦促市公安局持续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集贸市场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连着大民生,它既是一项民生工程。”2012年9月,漳平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漳平市集贸市场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菁城集贸市、综合市场脏乱差的现状,要求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上级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突出重点,加强跟踪督查,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改变菁城集贸市场、综合市场脏乱差的现状。

2013 年3月,漳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该市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观看了调研组在会前实地调研时随行电视台记者拍摄的一组镜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肯定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纷纷为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献计献策,为争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推波助澜。

2013年5月,漳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城市“四绿”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为城市绿化工作出谋划策。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对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化美化以及榉仔洲公园、福祉阁公园、东山公园、江滨公园等项目的改造提升等方面,提出了5条建议。

2014年2月,漳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市文明办、建设局、执法局、卫生局、公安局等部门陪同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到市区主要商业大街、主干道、农贸市场、广场、公园、文明社区、长途汽车站,了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社会公共秩序、窗口行业服务等方面工作情况。

针对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视察组强调,要加组织强领导,推进部门齐抓共管,深入发动群众,夯实创建工作基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整个创建环节;要对照省公共文明指数实地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将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一项一项抓整改,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与此同时,2012年以来,张忠、蒋世春、杨永杰、杨寒、刘碧珠等市人大代表也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关于把漳平打造成“香樟之都”的建议》《关于大力整治我市客运三轮车、“黑的”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议》,为争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助威添力。

政府:戮力同心  狠抓落实

漳平市及时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代表建议,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加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力度,相继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公共场所整治等18个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城市“亮绿美”工程建设,使城乡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常年见绿化、四季见花色、处处闻花香”的绿化目标要求,加大对城市重点区域、广场、公园及沿街、沿河、沿路绿化的整体规划,突出漳平特色、乡土树种,打造“香樟之都”,提高绿化品位。加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工作,打造城市绿化品牌和亮点,推进榉仔洲公园、福祉阁公园、东山公园、江滨公园等项目的改造、提升,打造“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带,实施九龙江南岸的沿江城市栈道、步行桥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夜景工程。加强居住区、单位绿化,实行沿街拆墙透绿和垂直绿化,加强城区沿街单位、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

在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该市投入资金,依托漳平一中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城区各中小学校和全市文明学校基本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培训一批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队伍,逐步将心理健康知识列入学校辅导课程,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该市持续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部门联动,打击“三无”产品和黄色出版物,并整治校园周边占道经营和乱搭建现象,规范小餐馆经营,加强网吧、游戏厅监管。同时,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先后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体育中心、博物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漳平陈列馆等一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漳平市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体育中心二期、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档案文化利用中心、演艺中心、乡村少年宫等文化体育工程,加快市医院迁建、福增大桥、中小学布局调整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