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向海而开——漳州开发区南炮台海防民兵哨所见闻

02.08.2017  22:10

  女兵在烈日下接受集训。新华网发(吴清海摄)

  新华网厦门8月2日电(刘默涵 通讯员 吴清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厦门湾南岸的漳州开发区南炮台海防民兵哨所(下称南炮台哨所)。如今,驻扎在此的是10名女民兵,她们承担着对海对空侦观报知工作和南炮台周边区域的巡逻任务。

  赤日炎炎似火烧。南炮台哨所里,一阵阵洪亮的口号冲破炎热、响彻云霄,成排的女兵匍匐在地,在教官的指挥下,挥汗如雨、奋勇向前。数十年间,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花季少女,她们胸怀海疆,传承革命火炬,如铿锵玫瑰向海而开。

  南炮台雄踞于九龙江入海口南侧的临海悬崖上,与厦门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共同扼守厦门湾,素有“天南锁钥”之称。1840年,闽浙总督邓廷桢为配合林则徐禁烟御海备战,修建了南炮台。在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多次击退来犯的英军和日军。而在1949年以前,南炮台则作为民兵哨所,守卫海防。68米高的哨所主楼既是观察平台,又是灯塔,作为固定的航标引导过往船舶航行,成为厦门湾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曾艺娇,现任南炮台哨所副所长。南炮台哨所是全员额、全时制的观察哨,全天候都要有人在哨所,每人每月仅有4天的轮休,节假日、过年都要在哨所值班,这样的工作,曾艺娇一做就是两年。

  长相甜美的曾艺娇,是漳州开发区石坑人,她从小就喜欢军装,对迷彩绿有情愫。在得知哨所招人时,她辞去了之前厦门的工作。与在外工作的同龄女伴的多彩生活相比,曾艺娇的民兵生活显得枯燥多了,收入也不高,但是她觉得很充实:“喜欢穿军装,还想在哨所干下去。

  是民兵,就得苦练军事硬功夫,每年的军事集训,是女兵们最痛苦、最难熬、但也是最值得回味的经历。军事集训除了站军姿、走队列、练战术、以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体能训练外,还要连夜进行50公里的长途行军。7月的下旬,地面温度高达50度,她们头顶烈日,一遍遍的做着立正、稍息、敬礼、队伍行进等练习,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服,有的女民兵腿受伤肿了,穿着凉鞋也要坚持训练。

  “战术训练时要匍匐在地,快速通过各种地形,手臂被粗糙的地面磨破,简单包扎后,也要忍着疼痛投入到训练中去。”蔡玉婷是哨所年龄最小的女兵,训练场上的她一脸坚毅,很难想象她是个2001年出生,被家里从小宠着长大的女孩。

  艰苦的训练之余,女民兵们还不忘利用各种空闲时间学习,有的人顺利考上了漳州公务员,有的人正备考司法考试。

  一代代女民兵用她们的坚守、奉献、信念赢得了各界的称赞和尊重。如今,南炮台女民兵已是漳州开发区的一张亮丽名片,经常有单位、企业来哨所参观、学习、慰问。

  每年的军事集训,是女兵们最痛苦、最难熬、但也是最值得回味的经历。图为女民兵接受军事训练。新华网发(吴清海摄)

  位于漳州开发区的南炮台雄踞于九龙江入海口南侧的临海悬崖上,与厦门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素有“天南锁钥”之称。图为南炮台。新华网发(吴清海摄)

  执勤中的女兵,正严密观察海上的情况。新华网发(吴清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