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获省政府奖励

24.05.2014  13:22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苏雄锋)去年12月,“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填补我国在这个名录的空白。近日,省政府决定对为该计划成功申报付出诸多努力的5个单位予以表彰,其中,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获奖6万元。

  福建木偶戏自公元10世纪始在漳州、泉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主要分为南、北两派。为提高福建木偶戏的内在存续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2008年,省文化厅制定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并决定以福建省非遗中心为主,联合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捆绑”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优秀实践名册。

  该计划提出,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推进“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木偶戏知识,提高社区民众对木偶戏的认知度和欣赏能力;编写木偶戏教材、普及读物,制作音像制品,为木偶戏的教学、传播创造条件;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活动等措施,为木偶戏传承提供支持。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兴盛于南宋,明末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段时间以来,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与兄弟单位一道全力以赴做好准备,撰写文本,拍摄视频,研究剧种的历史和价值,最终促成福建木偶戏“修成正果”,入选“优秀实践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