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规制最高的“龟趺碑亭” 在古代异常尊贵

26.05.2014  13:00


  一只外形像龟一样的石神兽背部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这就是“龟趺”,如果外面再一座石制的亭子,把“龟趺”保护在亭子里,那么就是一座罕有的壮观的“龟趺碑亭”。

  在古代,“龟趺碑亭”不是普通民众可以随便建的,一般要有皇帝的批准或旨意,所以“龟趺碑亭”显得异常尊贵。

  在漳浦县长桥镇,就完好保存着这么一座神秘尊贵的“龟趺碑亭”,是为明代朝廷礼部尚书林士章夫人的墓而建的。

  这就是漳州市规制最高的“龟趺碑亭”,目前,当地政府已对这座“龟趺碑亭”及石牌坊的周边进行整治,将开发成一个人文景点。

  有专家认为,这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场:百年牌坊 百年碑亭

  出漳州市区后,驱车沿着国道324往南行驶约20公里后,就到了长桥镇,长桥镇隶属于漳浦县管辖。

  左拐入镇区的一条小路后,一座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为四柱三门三楼式仿木石结构。右坊明间横匾正反面刻楷书“皇明钦赐葬祭”,左次间横匾刻“祭酒学士”、“尚书探花”。

  牌坊后面数米,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石制四柱小凉亭,一只大石龟,背部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高3.9米,宽1.43米,引首为“皇明”两个篆书,楷书全文为:“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两京国子监祭酒壁东林公暨配封孺人累赠夫人柳氏继室累封夫人郑氏神道”。“这座牌坊是明朝的墓道坊,从碑文上看,是为林士章两位夫人的墓而建的。”漳州市文史学者林南中介绍。

  专家:龟趺碑亭 规制最高

  “这是一座典型的‘龟趺碑亭’,而且规制最高。”林南中介绍。

  据了解,石龟其实并不是“”,而是龙的九子之一,名赑屃、霸下,明朝杨慎所撰《升庵外集》中记载为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所以一般用来驮巨碑。

  如果在“龟趺驮碑”外面,再建一座亭子加以保护,那么就成为“龟趺碑亭”,是一种较为稀罕的人文景观。“从碑文上看,这并不是林士章本人的墓,而是其两位夫人的墓,但规制仍是按最高的标准而建。”林南中说,估计林士章当时很受皇帝喜爱,所以其夫人死后,赐以高规格下葬。

  通常情况下,墓道坊及碑亭后面的中轴线上不远处,应该就是坟墓所在地了,估计就是现在的国道324公路一带。现如今墓早已不存,只遗留下牌坊和碑亭。

  其人:漳浦史上 首位尚书

  “林士章是漳浦县史上首个当上尚书的人。”当地村民介绍。

  据了解,林士章系漳浦县乌石(今旧镇镇浯江村)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十一月三十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现在漳州市区香港路的著名“尚书探花”牌坊就是为他而立的。

  隆庆二年(1568年),林士章升国子监司业;隆庆六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元年(1573年),转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年,升礼部右侍郎;万历五年,转礼部左侍郎;万历九年二月,升南京礼部尚书;当年五月,上疏乞求归休。其间,兼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出任隆庆二年戊辰科会试分考官,前后任职22年。

  据介绍,林士章还是漳浦县第一个入翰林院的人,漳浦县第一个官至尚书的人,漳浦人在明朝唯一任过国子监祭酒的人(祭酒是国子监行政长官,清朝漳浦人蔡新也任过此职)。

  罕有:五座牌坊 和其有关

  漳浦乌石妈祖一直名扬海峡两岸,每年都有许多台湾信众争相过来朝拜。

  据漳州民间传说,林士章要进京应试时,曾“路遇妈祖化身点化”,自此仕途顺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万历八年以尚书官衔致仕,特到莆田湄洲天后宫谒祭妈祖,将湄洲妈祖原身像随舟迎回漳浦,并奏请朝廷,获得神宗皇帝敕赐的“普济天妃”匾额。

  林南中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兴建牌坊都是皇帝或朝廷旨意,有些是表彰科举高中的,有些是表彰节孝的。

  除了这座墓道牌坊外,市区香港路的“尚书探花”也是纪念林士章的,台湾路上的“五星聚魁”牌坊,是纪念包括林士章在内的五位当时贤士的牌坊。“在漳州,林士章算是较特别的人物,居然有五座牌坊纪念到他。”林南中说,可惜另外两座牌坊已毁。(海峡导报记者 萧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