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2018.10.21:实干担当有作为——漳州市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实干担当有作为——漳州市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2018-10-21 07:37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编辑:陈静
“他做村里的事情,比我们还上心!”近日,当记者来到华安县上樟村时,该村村民曾金发夸起了驻村第一书记李炎春。我市第五批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自去年12月和9月下派以来,积极作为,在不断取得工作实效的同时,也不断赢得各地村民的信赖和赞誉。
务实创新抓党建
“你敞开心门,群众就会打开家里的大门;你入户一小步,群众的信赖就会增加一大步。”在华安县上樟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炎春深有感触地说。
上樟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地处深山之中,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蘑菇、毛竹、蔬果种植业。“出行难”“增收难”,是困扰该村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进村入户摸实情,李炎春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要想带领村民致富,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想让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基层党员模范作为。他从完善党支部规章制度入手,强化支部的战斗力,同时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要求党员户插党旗亮身份;主动推荐31名村里骨干到电大“上大专”,提升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成立“党员服务站”,架起党员群众的沟通桥梁。他注重党风带民风,不断引领村民思想意识,国庆节在村里举行升旗仪式,增加村民的爱国爱党爱村情感。一段时间以来,上樟村全体村民思想意识迅速提升,各项事业不断推进。
为了解决“出行难”,他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向各方筹措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通往水空自然村最后2.1公里道路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拓宽硬化亮化,已总投资约250万元。同时,村民期盼多年的4.8公里出村通道拓宽工程已顺利启动,并向上级争取到启动资金650万元。为了破解“增收难”,村党支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推行“党建+金融”模式,获得低息免担保贷款授信1000万元,扶持群众种植蘑菇6万多平方米、蔬菜种植200余亩、高优水果种植300亩,有效推进农民增收。此外,还成功引进一家现代农业公司和两家温泉乡村旅游开发企业,带动就业80人,促进村民增收100余万元。
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领队林可登介绍,如今像上樟村一样的一批革命老区村、贫困村和薄弱村,正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因势利导惠民生
一座座红砖房,错落有致;一排排的花木,芬芳吐艳。漫步月港码头,海丝风情扑面而来。到过此地的人,都会被眼前的美丽风景吸引。这个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地方,就是海澄镇的豆巷村。
“豆巷村的风景很迷人,但更迷人的是豆巷的民情。”驻村第一书记何志荣自信满满地说道。该村是个大村,现有人口6800多人,是龙海市食品工业发达区,现有食品企业和作坊100多家。大村也有大村的烦恼,人流车辆众多,垃圾废水量大。“整治村庄卫生是一个硬工作,只要认真苦干就能做好,但怎么理顺各方关系,建立各种机制,确保风景美、人文美是一种考验。”
据了解,该村现有党员200多人,是一个党员多的大村。何志荣驻村工作以来,紧抓这个优势,通过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努力打造一支组织纪律性强的党员队伍。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河道清淤整治,这是一件触及群众利益的任务。
为了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他提前发动党员深入村民家中动员说明。由于思想工作细致,在3.4公里的河道整治过程中,竟然一起纠纷也没有发生。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村主任职位的选举历来是一件较难的事,但由于提前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今年村主任职位选举一次性当选,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一起村民纠葛。
“城市有别于农村,机关工作有别农村工作,要想做好工作,理顺村民关系是关键。”长泰县坂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泱明深有感触地说。在坂新村驻村期间,他通过进门入户摸实情,掌握各方的关系脉络,大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效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了整治村容村貌,需要拆除村民的猪圈,由于提前做好宣传,理顺村民关系,顺利拆除了7个猪圈,面积上千平方米,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51岁的贫困户何文松因体弱,劳作能力有限,并赡养着年近80岁的老母亲。虽然他在各方帮助下已脱贫,但其收入不稳定。陈泱明主动与村委会进行商议,争取安排到村保洁队工作。何文松入职后,成为保洁队的积极分子,并带动了村庄卫生水平提升。
全心全意解民忧
在龙海,紫泥村是公认的“富村”。现有造船厂20多家及一系列船体零部件加工配套企业,年产值10多亿元。可该村却有一个难言之隐——“出行难”。村民出行必经邻村溪乾村的村道,又要经过危桥“红旗水闸”,往来的人流和货车经常发生堵塞,村民、船企多有怨言。可10多年来,村民迫切期盼的出行之道,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建成。
驻村第一书记何宇自上任以来,积极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找到解决的新办法。龙海市龙江大道建成通车,给该村建设出村大道带来了契机。只要建设一条新路与大道对接,即可破解“出行难”问题了。
然而,又有一个大难题摆在他面前了。经过测算,这条新路长约1500米,建设资金需要700多万元,因为必须配套建设三座路桥。700多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在何宇发动下,村民和船企捐资了200多万元,也算不少了,但还是远远不够。
为此,何宇积极寻求有关部门支持,在多方努力下,项目获得龙海有关部门358万元村道建设资金。“终于看到希望了。”村支书吴春枝表示,“第一书记的工作精神,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是个实干担当的好干部!”
⊙记者吴志润
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8/10/21/0300031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