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制定首部“中国温泉之城”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

17.12.2014  13:03

  东南网漳州12月17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近日,漳州市“中国温泉之城”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这是漳州第一部有关市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适用范围为我市“中国温泉之城”申报范围内的芗城区、龙文区、台商投资区、圆山新区。

  规划目标为:至2020年,争取地热资源“探明的+验证的”储量超过15000m3/d,开采矿区争取达到5个,对黄坑、新塘、汤兜等温泉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漳州花都地热经济带,引导东翼龙田温泉进行品牌塑造;至2025年,争取探取芗城区地热田1500-2000m中深部隐伏地热超过130ºC的高温地热储量达到3000 m3/d,在地热远景区再发现1-2处新的地热异常区,开采矿区达到7个,继续提高芗城区地热田的开采规模与档次,建立东南沿海地热梯级综合利用示范区,黄坑、新塘、汤兜等温泉开发利用进入品牌塑期,金沙、盘谷等温泉进一步培育市场,“一心一带两翼”的温泉开发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相关新闻】

  漳州获命名“中国温泉之城

  东南网12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 通讯员 蔡亚群)漳州市被命名“中国温泉之城”啦!昨日,导报记者获悉,中国矿业联合会日前发布通告,正式命名漳州为“中国温泉之城”。另外,厦门、济南等四地也获相应的命名。

  通告表示,经过中国矿业联合会按照各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审查、实地检查初审、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工作程序,确认济南、厦门、漳州、丰顺、献县五地符合“中国温泉之乡(城、都)”命名条件,特此通告命名。

  据了解,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由中国矿业联合会评定,到2012年底,共评定了13处中国温泉之乡(城、都)。

  此次漳州获命名“中国温泉之城”的范围为芗城区、龙文区、台商投资区、圆山新城区在内的7处温泉出露区,面积941.03平方公里。经地质勘查,初步查明地热流体资源储量为20619.14立方米/天,加权平均温度69.2℃。

  通告中要求,漳州等五地要不断提高资源综合效率,提高“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的品牌效应。

  而在10月,《漳州市“中国温泉之城”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经漳州市政府批准实施。这是漳州市第一部有关市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规划。

  相关链接

  漳州市地热资源丰富,是我国温泉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仅漳州地热田已查明的地热资源可采热流体量就达7598立方米/天。另外,全市现有温泉82处,占全省温泉分布的三分之一以上;温泉总流量4.23万立方米/天以上,占全省总流量的31%,居全省各市首位。此外,漳州地热温度高,80%以上的温泉温度在40℃~80℃之间,水温高于60℃的温泉有13处,地下热水资源水温居东南沿海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