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演武大桥观景台有人牵绳遛海龟 已奄奄一息
■海龟“病情”较重,市民在海边发现准备牵回家
■海洋三所工作人员紧急救治,给它输液服用消炎药
涂了红药水的蠵龟。有人遛狗,竟还有人“遛龟”。昨日上午,演武大桥观景平台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就看到了这令人心惊的一幕——被绳子绑住的大海龟被人一路拖拽,早已奄奄一息。
它很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意识到这一点后,工作人员当即解救下海龟,并将它送到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进行紧急救治。
文/图 本报记者 罗子泓
[发现]
市民遛海龟 工作人员及时拦下
上午7点多,演武大桥观景平台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有市民在遛一只体长近50厘米的海龟。
经交流,工作人员了解到,海龟是市民在海边发现的。由于其体重重达40斤,不方便运输,市民索性用绳子绑住它的前肢,准备就这样牵回家。
“去年年底,我们救过一只玳瑁海龟,和今天这只长得有点像。”工作人员推测,这只海龟应该也是国家保护动物。一番交涉后,他们成功“解救”海龟,并将其送至海洋三所进行救治。
看到海龟“垂头丧气”的样子,海洋三所工程师郑维兵不禁心头一紧。“按道理说,用手摸海龟的脖颈,它会本能地把头缩起来,有时候还会张嘴咬人。”郑维兵说,可送来的这只海龟双眼紧闭,不论翻身还是触碰它都没反应,可见受伤程度相当严重。
[诊疗]
海龟不缩头 赶紧吃药又输液
原来,被“送医”的是只雌性蠵龟,“龟龄”在1岁至2岁之间,正处于幼年期,相当于人的5岁到6岁。
“体检”后,郑维兵发现,海龟的情况并不乐观:四肢、腹部皮肤溃烂;用手触摸其脖颈,可明显感觉到它呼吸微弱,甚至困难;微微发红的肛门,则是胃肠功能不良的表现。另外,或许是受到了绳子的束缚,蠵龟左右前肢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相当于人类的筋骨损伤。摸清病情,郑维兵轻轻地将海龟放入水中,浸润其身体,而后,用酒精棉、红药水开始处理伤口。
有趣的是,救治过程中,郑维兵还给蠵龟服用了人们生病常会吃的消炎药。由于动物器官和人类有所不同,再加上蠵龟病菌复杂,因此,它的服药剂量要比人类高出一些——“病菌不严重的话,药量是人的3倍,严重的话,要用到5倍。”郑维兵介绍说。昨日下午,他还为蠵龟进行了输液。
历经两个多小时诊疗,蠵龟的状态稍有好转,不仅能睁大眼睛观察周边,还可在水中轻轻抬头。郑维兵预测,如果蠵龟恢复得好,3天至4天后便可重回海洋,若恢复缓慢,则需要一星期左右。
[释疑]
塑料袋当水母 误食可能会丧命
“上一次救治蠵龟,应该是十年前了。”郑维兵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是海龟上岸交配的季节;而5月至7月,怀胎许久的海龟妈妈们则会上岸产卵。此番救治的蠵龟,在福建省内的东山、诏安海域较为常见。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蠵龟如此“遍体鳞伤”呢?郑维兵推测,它可能是误食了污染物,导致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再加上呼吸系统有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造成体质虚弱。没有得到及时的营养补充和救治,再爬上浅滩,苦苦挣扎,蠵龟便会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同时,感染也会越发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蠵龟以珊瑚、鱼虾和水母为食。由于塑料袋在水中漂浮的状态和水母有些相似,因此,海龟可能会将塑料袋当成水母误食,从而导致身体受损,严重时,还可能丧命。因此,郑维兵特别提醒市民,在亲近自然时,切勿将垃圾随意丢弃,以免伤害海洋生物,破坏生态平衡。
[动物名片]
蠵(xī)龟
蠵龟是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也见于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甚至黄浦江内。蠵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