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标 坚守的心
轻轻的海风亲抚着脸蛋,
细细的浪花冲刷着脚丫。
“海贝思”已经走远,
“海天使”依旧坚守。
她们肩负着大探人那片希望——守护着海峡两岸的平静与安宁!!
“气象浮标的布放,填补了海上气象探测的空白。”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主任彭云峰说,“它们传回的一个个宝贵数据,为我们成功防范今年首个影响福建的台风,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海上布放气象浮标,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彭云峰回想起不久前一场惊心动魄的布标行动……
一把扶梯
“马静,小心点!!”彭云峰紧握着一把扶梯,提醒着正往上攀的大探中心小姑娘注意安全……
在福建省平潭县苏澳码头,大探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为运回码头进行每两年一次大检修的浮标做布标前的最后检查。
停在码头边上的浮标,由于水位问题,浮标与码头有三四米的高度差,得靠临时搭起的扶梯才能登上浮标。
身经百战的大探中心小伙子林立铮,很利索地沿着扶梯登上浮标,打开舱门爬上10米高的标顶,驾轻就熟地测试着风向风速等传感器的运行情况。
巾帼不让须眉,马静也不甘示弱。这是她第一次爬上这么陡峭而又不停晃动的扶梯,浮标与码头间还有1米左右的缝隙,随时都可能有滑脚掉进海里的危险。
“当时虽然有彭主任在扶着梯子,但是别看我表面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心里害怕得很。”马静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扶梯、浮标都在晃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抓紧梯子,爬上浮标,帮立铮一块测试仪器。”冲着这样的念头,她爬上去了。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皮肤生疼,他们全然不顾。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岸上的灯依次亮起,他们的检测工作还在继续……那晚他们睡下,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
一根绳索
第二天凌晨3点,天空下起了雨,把一切浇得湿漉漉的。
刚躺下还不到3个小时的林立铮马静们就已经起床了,为的是赶在退潮之前把浮标“护送”出码头。
在雨中,一切活儿似乎显得都不利索,但绑标工作在有序地进行着。头发、衣服湿了,有雨水,更有汗水!!大家齐心协力,在凌晨5点时,终于通过一条粗实的绳索,将浮标与一艘工程船连在了一起,开始了“护送”之旅。
一路上,风不大,但是将近1米高的浪足足让体积并不大的工程船大幅度地摇摆个不停。虽然晃得让所有人想吐,但随船去布标的工作人员没敢休息,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们站在船甲板上,时刻盯着浮标,注意着浮标与船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浮标与船相撞,造成浮标及船体损坏。
第一次远距离坐船的马静,痛苦地享受着这幅度偏大的“摇篮世界”,感受着这四顾茫茫的“大海风光”,体会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很快肚子开始哗啦啦地“翻江倒海”起来。
这些,并没有延缓他们护送浮标的航速!!
一旁的船长竖起大拇指说:“小姑娘很了不起!!以前我在部队的时候,没几个女兵第一次出海有你这样的勇气!!”
一片希望
中午12点20分,经过7个多小时的航行,浮标终于拖到了预定坐标的海面上。
船刚停下,就传来了彭云峰洪亮的提醒声:“大家先别动,抓好栏杆,站稳。”有过多次布标经验的他,知道跟在后面的浮标由于海浪作用会碰撞船,使船晃动,极易让船上的人失去重心而摔倒。
停稳就绪后,布放工作就开始。几个大探人纷纷一个大跨步,登上了四周没有防护栏,且被雨水浇得湿滑的圆形浮标。
浮标半径约5米,在平稳的陆地上,你会觉得很大很宽,但在被强劲的海风和翻滚的海浪摇晃着的浮标上,却是另一回事。
“注意安全”、 “站稳了”……在此起彼伏的相互提醒声中,林立铮们忙碌了起来。
他们抱起40多公斤重的海流计,小心翼翼地往海流计井里装。在晃动不止的浮标上,大家屏住呼吸,努力地保持身体平衡,生怕设备撞到井壁,撞坏仪器。然而,大海像个顽皮的孩子,正当大伙小心谨慎布放海流计时,一个高达1米的浪打了过来,浮标瞬间激烈晃动了起来,标上的人纷纷失去重心。林立铮立即扎稳了马步,使劲扶稳海流计;专注在扶海流计的马静,一个趔趄,人直往浮标边缘摔去,幸好站她边上的林立铮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
应和着海浪摇晃的节奏,布放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安装设备、测试设备、核对探测数据……
当传来了大探中心运行监控室接收浮标数据正常的消息时,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半。
紧绷了30多个小时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下了。已经饥肠漉漉的布标人员,这时才狼吞虎咽起简单的“船餐”……
望着渐离渐远的浮标,大探人不由地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自己布下的不仅仅是浮标,更是一片希望,一份守护着海峡两岸平静与安宁的沉甸甸的职责!!
这一天,恰巧是林立铮女儿满月的日子。等布完标回到岸上时,已是傍晚,等他赶回家时,已近子夜,满月酒早已结束,女儿也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宣科中心汤珺琳 大探中心林立铮、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