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02.04.2019  15:12
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 新浪
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 新浪
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 新浪
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 新浪
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 精雕城区赢得群众口碑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路长”们积极参与“洁净家园”行动,清理路边杂草。

  “路长”们和志愿者清捡垃圾杂物,维护城区环境。

  湖里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与“路长制”调研检查。

  路巡员与城管执法人员一同夜间巡逻,维护城区环境。

  “路长”们在社区参与管理共享单车的摆放。

  一纸一屑皆大事,一草一木俱挂心。连日来,湖里区积极响应我市“快乐健步走 文明齐动手”行动的号召,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广大群众走上街头,常态化开展“洁净家园”行动,让城区环境日日更新。

  热爱一座城,湖里人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在“大城管”机制引领下,湖里区创新推行“路长制”,上千名机关干部职工沉进社区担当道路“管家”,将洁净家园、志愿服务等行动常态化,精雕细琢城市管理细节,实现文明创建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相融合、相促进。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的走线顺不顺、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发展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两年来,湖里区“路长制”机制日渐完善,不仅推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助力小区治理不断深化,更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让群众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筱淳  叶舒扬

  通讯员  郑沁仪

  本组图/本报记者  何炳进

  通讯员  陈财根

  ▲机制引领

  四级“路长”走街串巷 立诊立改城区管理难题

  “有什么情况就及时跟我们沟通,区街两级将形成联动,确保施工如期进行。”又到了周三的下午,湖里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戴起小红帽,开启这周的“路长制”调研检查,当一行人来到江头街道辖区内的“八山两水”健康步道工程节点,发现这里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瓶颈。于是,“路长”们现场协调、提出方案,为工程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紧接着,“路长”们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路过南山路,仔细检查街道两侧的立面与门前三包;深入正在华丽变身的老旧小区——盐业小区,“路长”们与小区党支部书记聊起家常、问计问需;拐进五缘湾湿地公园,“路长”们放慢脚步,紧盯着道路与绿化带,看到烟头、果皮等垃圾就弯腰捡起……

  用脚步丈量城区、用眼睛发现问题、用行动解决难题——在湖里推行了两年的“路长制”并没有秘诀 ,就在于一个“”字——两年前,在“大城管”机制的引领下,湖里区全面推行“路长制”,上千名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于每周三离开办公桌,下沉至社区、小区,担当起道路的“管家”。在“社区+路长+路巡员+楼(梯)长”的四级责任体系下,“路长”们不仅紧盯主干道,也要照顾背街小巷,进行文明督导、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要随时随地发现、解决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一名处级干部带队,由8-10名“路长”组成监督小组,轮班开展常态化洁净家园健步行——如今,湖里区又加码加压,在每周三下午开展路巡的基础上,安排周末以及每天晚上轮班开展常态化洁净家园健步行。显然,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路长”们正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效管理

  路巡员24小时轮班 全天候为城区环境“保鲜

  路巡中发现了城市管理问题,湖里区的“路长”们要怎么做?记者很快找到答案:在禾山街道五缘湾北社区,他们与市行政执法局、湖里区行政执法局禾山中队、五缘湾中队、禾山交警中队等共建单位开展联合整治,对樱花街上的占道跨店、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现象集中整改。这期间,社区的“路巡员”们每天都要对责任路段进行两轮以上的巡检,并及时反馈发现的情况。当遇到配合力度较低的商家,就联合市城管执法局、禾山城管执法中队开展执法。

  “路长制”为解决城市管理实际问题而生,核心就是“包干到人”的责任制。湖里区为四级责任体系下的“路长”们专门制作了涵盖工作流程、问题登记、值班登记等方面的“两图三表”,让每一位“路长”的作用都有迹可循。

  同时,面对“路长制”的高标准、高要求,各单位之间的有效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湖里,每个社区的“路巡员”们都开足马力,对包干社区内的道路进行全天候巡查,及时督导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城管具体问题;如果需要现场执法,他们就会立即通报各街道的执法中队,及时介入。

  这个过程中,湖里区还创新实施区行政执法中队派驻街道的改革,将现有5个执法中队的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整合,促进城管执法扁平化、高效化;城管“错时上班”制度也应运而生,实现了“7×24小时”的轮班制,这意味着每时每刻都有路巡员在路上,全天候为城区环境“保鲜”。

  路长、路巡员干得好不好,谁来评价监管?湖里区建立了日常暗访督查、周例会点评、月通报以及季考评等一整套的机制进行监督,考评结果将纳入综合效能考核,作为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于不重视、不负责、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区委将严肃追责问责。

  ▲智能升级

  创新搭建“数字城管” 让“绣花”事半功倍

  “以前经常要查找资料核实信息,现在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实时监督了。”在湖里街道南山路,一名“路巡员”正拿着手机,扫描店家门口“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牌”上的二维码,店名、地址、经营类别、考评成绩等信息一览无余,让巡查更加有的放矢。

  事实上,从“查看笔记”到“手机扫码”,“路长”们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正是湖里区“路长制”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实现智能化升级的缩影。“纳入城区监管的范围越大,监管的难度越大,布置的工作是否落实,出现的问题是否整改,职能部门是否获知,当这些通过信息化提速,可高效推进‘路长制’的实施。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湖里区通过整合原区数字城管、“12345”便民服务、公共安全管理三大平台,湖里区正创新打造开放式“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和涵盖市政、执法、交通、环卫、绿化等领域的“湖里城管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将全天候、全方位受理和即时处置城市管理各类问题,构建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责任分解、信息发布、引导管控、落实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促进城区事件快速发现、集中受理、统一派遣、高效调度。

  很快,新打造的“数字湖里”平台就将与市民见面了。届时,居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就能随时反映在路面上发现的问题,将相关信息告知对应的区域负责人。“到那时,人人都是‘路长’,人人都能为城区提升贡献力量。”湖里区城管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成绩单

  ■城区环境显著提升

  自2017年开展“路长制”以来,湖里区城市管理工作共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3.34万件,协调解决3.26万件,解决率97.5%,成为保证城区卫生环境、提升综合治理水平的有效机制。

  湖里区在2017年度、2018年度市对区城市综合管理绩效考评中均位居全市各区第一。

  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全市岛内背街小巷考评中,并列第一且垃圾清扫量为0克的满分街巷,湖里区占了418条,占全市70.5%。

  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考评中稳居首位、环卫精细化管理等日常工作考评中连续获得第一名,湖里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公园公厕项目获评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示范案例。

  ■小区治理持续深化

  以全面推行“路长制”为契机,湖里区持续打通基层治理“最后100米”,出台《湖里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社区实行“”和“”两大方面的改革,选派342名社区干部担任小区秘书直接到小区上班。

  同时,建设小区居民之家124个、小区医生工作室36个、小区卫生服务站7个;选聘小区警察139名、小区教师221名、小区调解员1104名;欣悦园小区、神山三航小区,分别成为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会的观摩小区。

  ■一线工作提振精气神

  湖里区44个部门到53个社区对接报到,1425名机关干部职工主动服从社区协调安排,统一佩戴小红帽,到1253条(个)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小区网格开展督导检查和志愿服务;全区55个省、市驻区单位主动与社区结对共建,发动全区志愿者、各学校师生轮班共同参与“路长制”工作,区属各学校派出师生参与本校周边的文明督导,广大干部在参与路长制中激发了热情、磨炼了精气神。

  采访中,很多机关干部告诉记者,“每次上路巡路,发现城区管理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时,内心总是充满获得感与成就感。”如今,在“路长”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群众都参与其中,让洁净家园、传播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自觉。

  背景

  ■路长制:2017年,湖里区率先研究出台《湖里区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实施方案》,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道、机关单位包社区、机关干部包路段、街道干部包小区”,同时每个社区安排“路巡员”(由城管队员、城建集团工作人员组成)下沉包干社区,构建“社区+路长+路巡员+楼(梯)长”责任体系。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