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发“连环炮”将“环保战”进行到底

30.11.2014  19:37

中新网郴州11月30日电 题:湖南郴州发“连环炮”将“环保战”进行到底

记者 鲁毅

源头不治,湘江难清。从依法关停小非法采选、冶炼企业,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从举全市之力不惜举债整治修复污染地,到变废弃地再次成吸金高地;从重罚环境破坏到给违法者判刑,位于湖南湘江源头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郴州,不断发出“连环炮”,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做出诸多有益探索。

铁腕关停倒逼矿业经济转型

郴州地处湘江源头,河网密布,90%水系均流入湘江。它也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两者叠加,郴州便成了湘江治污负担最重的城市,同样成了湖南湘江治污“一号工程”的“老大难”和重点督导对象。

位于郴州市临武县的“三十六湾”,是湖南湘江流域治理的主战场之一,曾有400多年的采矿历史。鼎盛时期,这里聚满了来自江西、贵州、河南等9省的10万淘矿大军。据当地人说,这个小小的地方曾出了多名亿万富翁,几十个千万富翁。

不少人带着金灿灿的财富走了,留下了黑漆漆的矿洞和满地富含重金属的尾砂废石,在湘江源头留下污染“定时炸弹”。毫无遮拦倾泻而下的废水,随意堆放的废石、废砂、废渣、锌铅锡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浊流,经三十六湾两江口奔泻至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

8年前,郴州向三十六湾发出一击“当头炮”,启动了长达18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取缔炸毁69家采选矿,清除选厂420多个,烧毁厂棚2870间,拆除炸毁设备3500台件;刑事立案29起,拘留87人;以壮士断腕决心彻底摧毁了三十六湾非法反弹的矿点、选厂,7万余名矿工返乡。这个昔日疯狂的山村沉寂从此清静下来。

源头不治,湘江难清”。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深知郴州对湘江流域治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对环境整治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之势,不惜代价,重点整治,绝不姑息迁就。随后几年,关停风暴相继席卷整个郴州,东河流域、西河流域、武水河流域、陶家河流域、翠江流域等全部历经全面整治。

铁腕关停的同时,引导矿业经济转型,也成为郴州主政者们的共识。按照大矿区、大企业、大发展思路,郴州引进中国五矿、中化集团、中国建材、中化蓝天、云南锡业等战略投资者,强力推进矿业整顿整合和关闭重组,并相继建立起湖南有色金属价格(郴州)指数体系、湖南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国家石墨质检中心等有色金属“五个一”高端战略体系,为资源优势变竞争优势搭建平台。

关、停、并、转”之下,郴州的污染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环境污染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不少矿区山沟仍积满碎石,一些河流被尾矿废砂淤塞,将大片农田淹没,周边人口的饮水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据环保部门专家介绍,仅三十六湾流域土壤修复、河道疏浚及后期治理资金仍有数亿元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