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港口:转型升级 扶摇直上

14.01.2015  14:26

东吴港区全景(黄景英 摄)

  

  1月9日,记者从2015年湄洲湾港口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湄洲湾港航投资43.1亿元,接近福建沿海港航建设投资的一半;新增吞吐能力1980万吨,全港吞吐能力首次突破亿吨;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089万吨,比增23.1%,增幅福建第一,“北散南液”核心港区地位增强。

  从分散无序到集中统一、从各自为政到同湾同政、从发展不足到快速发展,湄洲湾港口投资、吞吐量等增幅的快速扩大,让记者感受到了这一后发港口通过转型升级强势崛起的力量。“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仍将是湄洲湾港口2015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旋律。

集约发展  连片开发

  “港口建设是一个不亚于飞机场建设的系统工程。一旦码头泊位无序开发、过度分散,不仅集疏运体系难以配套完善,还会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经济效益、环保效益都得不到保障。”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局长李擎说,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湄洲湾港口转变“撒芝麻”式的开发行为,采取整体连片开发战略,从港口规划、工程建设、三群联动等方面“高强度开发、低速度扩张”。

  若要实现连片开发,优化港口布局必须先行。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局通过聘请国家级港口、航道专家组成湄洲湾港口专家委员会,先后完成了湄洲湾港口控制性详规、港口总体规划(报审稿)等编制,明确了各港区功能定位,密切了港口群与产业群、城市群协调发展,并突出罗屿、肖厝、莆头、东吴四大作业区为港口建设重点,提高了港口集约化水平。同时,通过对港口规划划定的预留发展岸线,坚决不予开发,提高了港口开发准入门槛,避免实力较弱业主进入港口建设领域,以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

  港口、产业、城市必须联动发展。湄洲湾港口连片布局,制定发布湄洲湾南北岸城市规划,进一步明晰港口功能分工:南岸服务于湄洲湾石化基地,以发展大型液体散货运输为主,北岸则主要打造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干散货接卸转运中心,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格局,也就是全省集中力量打造“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中的重要“一散”和“一液”。

  在布好局的基础上,湄洲湾港口按照“开工建设一批、收储报审一批、策划成熟一批”递进开发模式,做大港口建设总量。该港口将尽快使在建项目形成产能,并利用其扩大融资,推动连片开发的滚动发展,把所有连片开发项目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考虑,对预留远期使用的陆域使用淤泥回填,让其自然沉降、固结。同时,加强对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优化、审查,从源头上降低工程造价,并利用招投标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当连片开发项目码头主体建成后,根据港口运营需要和吞吐量完成情况,逐步增加港口机械设备,以减少工程建设期在设备投入方面的压力。

提质增效  增强竞争力

  2014年12月25日,湄洲湾港口企业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拥有15个泊位、近50亿资产的新莆田港务集团挂牌成立,港口经营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去年底,该港口也顺利完成了福建省港航建设开发公司、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的剥离,成功组建了福建省港航建设发展公司。

  “目前,湄洲湾港口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港口企业“小、散、弱”特点明显,与全省布局发展的“一散一液”核心港区地位较不相称。”李擎说,2014年以来,该港口重点推进大型港航企业通过联营、入股、兼并等方式对其他港口码头资产进行重组,统筹建设经营公共码头,打造一流的公共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商,逐步解决了泊位忙闲不均、货源货种交叉等问题,提高了港口竞争力。

  港口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硬实力方面,更体现在软实力方面。湄洲湾港口通过发展港口服务业,促进港口向综合贸易港口转变,使之成为促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据介绍,该港口一方面重点发展以大宗散货为主的货物代理、引航、船舶拖带、船舶港口供应、物流延伸、航运物流信息等港口配套服务;另一方面,鼓励采取托管、租赁或统一调度的方式,持续推动拖轮资源整合,提供更加“安全、及时、优质”的拖轮服务。同时,加强与船公司、货代、贸易商、货主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支持散杂货、化学品、油口品专业航运企业发展;出台引进大型商贸企业的配套政策,扩大天然气、煤炭、矿石、油品等大宗物资贸易。按照第三代港口的功能标准,推动具备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等功能的服务体系保障,推进湄洲湾北岸港口物流基地、园区、交易中心建设。

绿色发展  升级发展

  煤炭、铁矿石、液化品等是湄洲湾港口的主要货种,湄洲湾港口要保证港口绿色发展,就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记者了解到,2014年,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3.1亿元环保配套投入实现与项目同步建成投用,东吴东1#、东2#泊位年初启动建设的防风抑尘墙、装船系统陆续投用,肖厝沙格港务码头防风抑尘墙开工建设,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生态补偿加快实施,目前,正抓紧编制绿色港口规划。

  围绕转型升级主线,2015年,湄洲湾港口将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港口岸线、陆域、水域等资源,力争至2018年初步建成绿色港口。具体来说,在新建泊位大力推广应用港口节能节水节材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岸电技术;逐步推进秀屿作业区泊位技改优化工作,提升泊位能力;推进肖厝作业区老码头的升级改造。同时,积极推动港口企业开展节能、推进老旧装卸运输装备与工艺改造,防污改造,重点开展肖厝作业区11#泊位、东吴作业区东1#、东2#及莆田港务集团秀屿作业区等散货码头粉尘综合治理。此外,积极开展绿色港口主题评价工作,推广能效管理,切实降低港口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推进港航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落实湄洲湾航道扩建工程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雄关漫道真如铁,港口的转型升级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未来的湄洲湾港口发展,唯有坚持不懈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湄洲湾港口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传统码头装卸为主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方向转变,才能在激烈的港口竞争中脱颖而出,后发先行。

  (驻闽记者:王然  通讯员:林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