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妈祖故里”:湄洲湾北岸崛起临港产业集群

13.01.2015  18:40

  福建新闻网莆田1月13日电 (林剑冰 林胜奕)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岸港口建设大幅迈进。记者13日从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获悉,许多大项目已经在这里集聚,目前已经落地和即将落地的临港产业重点项目共有16个,总投资已超过1200亿元。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最大发展优势是港口优势。据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港口立区、工贸兴区”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港口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建成20万吨、10万吨码头各1个,在建的2-40万吨码头16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3.5-15万吨码头12个,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2亿吨,港口效益已逐步显现。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东吴作业区和罗屿作业区是福建省“两集两散”中的重要港口群,港区可建2-40万吨级码头44个。其中,东吴港区的东1#、东2#泊位码头2012年试运营,2013年正式开通国际航行船舶航运,2013年货运吞吐量500多万吨,2014年超1200万吨。东吴港区的4-6#泊位码头也已完成全部44个沉箱预制和出运安装,航道疏浚三期工程正在加快施工。

  另外,罗屿作业区4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码头正全面加快施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铁矿石专用码头。

  大港口推动大产业的发展。围绕港口建设情况,该区持续优化临港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浆纸制造、能源、临港物流、海洋生物、滨海旅游等五大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吸引了许多大项目的布局。

  目前,落户该区的总投资70亿元的差别化纤维项目,第一期、第二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4条生产线已相继竣工投产,即将启动第三期建设;总投资260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于2013年7月25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已完成80%以上的土地预征,2013年11月1日实现填砂工程开工;总投资70亿元的国投5000万吨的配煤中转基地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已经动工;总投资200亿元的神华港电一体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完成产值1638亿元,税收138亿元,实现“千亿产值,百亿税收”的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