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坚持“快”“活”“准”做好救急难工作
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救助统筹联动机制,通过整合社会各方救助资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力量向基层延伸,呈现出“快”“活”“准”三个特点,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2015年7月入选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至今,全区累计救助支出2313.55万元,惠及群众10153人次。
一、坚持“快”字诀。对因病因灾致困的救助申请,及时受理,快速办结,确保救助资金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救助对象手中。一是快速受理。创新推出“线上+线下”救助服务平台,并在救助系统增设“绿色通道”及时快速受理群众突发困难求助申请。在区直救助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增设“救急难”服务窗口15个,社会救助事项全面入驻区24小时综合型自助便民服务平台和10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线下救助网络全覆盖。率先开通“12349”社会救助热线,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推出在线求助、在线咨询服务,构建立体多维的线上服务网络。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求助6759例、增长20%。二是先行救助。坚持快事快办、急事急办,对身份难以确定的流浪人员、精神病患先予救助、再办手续,对家庭困难的重病患者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救助诊疗模式,累计垫付医疗费用203万元,拨付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77.4万元,有效缓解因病致困群众的医疗负担。三是简化流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代办制,群众通过任意渠道求助均能实现生活、医疗、教育等7类救助资源“一站式”受理办结。最大限度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精简救助审批环节至3个,减免申报材料5类,审批承诺时限压缩近60%,从群众递交申请到完成救助最快仅需10个工作日。
二、用好“活”字法。坚持分类施策,根据救助对象的特殊性靶向问需,探索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救助格局。一是下放审批权限。试点在10个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的村(社区)设立“救急难”服务窗口,探索将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村一级,每年由区政府统一拨付临时救助资金20万元用于开展救助工作,率先将社会救助触角延伸至村级。二是主动靠前服务。建立主动发现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治安巡逻等机制,发挥村(居)“两委”、驻村干部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及时掌握核实辖区群众突发困难情况。主动为行动困难、文化水平较低的困难对象提供上门救助,全区主动发现的救助对象占总受助人群的40%以上。三是鼓励难事巧办。针对大病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首开省属三甲医院与县区级政府联合办医先河,组建福建省首个融合型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病困难群众域内救助率90%以上。运用商业化思维,每年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对象购买大病医疗、自然灾害、人身意外等15项商业保险,切实把救助工作想在先、做在前。四是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发展能够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全区现有公益性社会组织113家,今年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逾70场。探索向社工机构、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为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保洁、助餐等实体援助,每年惠及群众逾5000人。
三、把好“准”字关。改变以往社会救助“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严把救助范围、条件、标准等关口,最大限度发挥救助资金应有的效益。一是部门联动促精准。建立“救急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刊发工作简报汇总救助开展情况。改造升级区社会救助系统平台,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施助、立体多维的救助网络,实现各部门涉及的救助项目、申请对象、受助情况等17项内容信息共享,有效整合救助资源,避免重复救助。二是严把关口促规范。严格按照“村(居)把关—镇(街)认定—区直部门核准”的救助流程,依托福建省救助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结合入户调查、实地走访等,及时掌握困难对象家庭经济情况,提高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目前共完成救助对象核对9319宗,核减不符合对象220例。三是动态管理促长效。为救助申请对象建档立卡,建立受助对象个人诚信机制,定期回访了解受助对象生活近况,核减已脱贫、脱困对象。重点对孤儿、重度残疾人等需要长期帮扶的对象开展持续性救助,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全区录入救助信息约为21710人次,其中建档困难对象657人,205人转入低保、五保等长期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