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渣土车夜间频频撒野 杨益民批示:继续严查严管

05.09.2014  10:36

  福州新闻网9月5日讯 杨桥路常现渣土;渣土车从东百南面的工地驶出,存在滴撒漏现象;道路清扫后渣土堆在路中护栏边或路边……9月1日,本报A5版关于渣土车夜间乱象的报道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市长杨益民批示:要继续严查严管。昨日记者了解到,市容执法部门已对涉事工地进行查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记者了解到,出现渣土车滴撒漏污染杨桥路路面的工地是三坊七巷修复工程南街段项目工地。本报报道见报当日,福州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就对涉事工地进行查处。执法人员在现场查看发现,该工地出口洗车台设施不完善,工地内道路虽有硬化,但道路泥泞,一经渣土车车轮碾压,很容易将泥沙等带出工地。

  昨日,执法部门约谈了该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以及渣土运输企业的3名代表人。施工方承认,因该项目工期紧,每天外运土方量大,对净车出场、文明施工等管理不到位,路面保洁不够精细,以致杨桥路路面被污染。施工方称,昨日上午已与一家保洁公司签下协议,每日对南街段至二环路的杨桥路路面进行清洗。

  昨日,执法人员收回了涉事渣土运输企业的运输卡,暂停该工地外运渣土,昨晚还派保安人员值守该工地出口。执法人员表示,待施工方及渣土运输企业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后才能恢复工地渣土运输,执法部门今后将增派执法人员加强对该工地及周边的监管。

  渣土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长期予以关注。仅今年6月份以来,本报就多次曝光了渣土倾倒的各种乱象,执法部门也及时介入。例如,渣土车夜里频繁偷倒,君临香格里遭遇渣土“围城”,本报报道后,乱倒渣土现象暂停,执法部门介入调查;闽江边偷倒渣土,每车收取“保护费”70元,本报深入仓山城门镇下洋村暗访,曝光这一非法内幕并分析了导致乱倒渣土屡禁不绝的原因。对于渣土问题,欢迎市民向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或东街口网站及本报官方微博、微信举报,本报记者将及时调查曝光。

  (福州晚报记者 赵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