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再投两亿促农渔民转产就业 新“民生19条”实施

04.07.2014  10:09

  东南网7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智敏 通讯员 林瑞声 黄培真)继去年出台“民生15条”后,翔安区近日又出台了新“民生19条”——《翔安区全面开展被征地人员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的方案》。在去年确定的每年4亿元民生保障基金基础上,区财政又拿出近2亿元,专项用于辖区内被征地人员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

  昨日,翔安区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新“民生19条”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动员部署和业务培训。

  本次出台的新“民生19条”,在去年“民生15条”的基础上,将保障对象划分为四个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四个年龄段分别是18岁以下,18-30岁,女31-55岁、男31-60岁,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的人群,各有不同的保障措施,实现“全覆盖”。

  据介绍,19条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鼓励就读中职学校和技工类大专班、加大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补助力度、开展技能培训、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扶持发展第三产业、手加工业和新型都市渔业;鼓励自主创业,实施租金优惠、提高小额贷款贴息金额、税费减免和鼓励走出去创业等;加强社会保障,推动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探索社保增长机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保障财产权利,严格落实征拆补偿标准,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用好用足预留发展用地政策,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人居环境建设、逐步探索“村改居”社区干部待遇增长机制等。

  翔安区人社局局长纪添财表示,通过实施新“民生19条”,要确保每年实现转移就业超过6000人,三年内基本实现平均每户有1人、力争2人实现充分就业;建立以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完善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60周岁以上被征地人员和海域退养渔民全部纳入社保范畴;力争每个被征地人员和海域退养渔民村(居)都规划预留发展用地、适时适度发展股份项目,努力提高被征地人员和海域退养渔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