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的团圆旅程,渐浓的家文化

27.01.2015  17:27

  毫无疑问,家文化是春节文化的核心。一大圈亲朋好友的团团圆圆、一大桌久违的家乡菜肴、一大堆嘘寒问暖、一大群故友家乡重逢,想想都让人沉醉。而家,那个心中的目的地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我们,即便隔着千山万水、即便距离天遥地远,但回家的路却未曾被忘记。

  犹记得80年代初,笔者孩提时,母亲在乡镇的供销社,而外婆远在数十里外的城郊,为去外婆家过年,需要走上十多里的山路尔后等待班车乘坐一段,尔后再步行数里路,幼小的心灵从此就刻上了“过年不易”四个大字,但当到了外婆家能吃到手工做的油炸点心,便觉人生幸福莫过如此。

  90年代初,母亲调到了县城,而外公外婆也住到了舅舅家,在相隔100多公里的一个地级市。但那个位于山上的国企宿舍,成为了似乎总到达不了的地方,只记得当时听说要到舅舅家过年,不免有各种不情愿。因为那时虽然城市间已有通车,趟数却少的可怜,清晨就得早早赶起,然后步行半小时到县里汽车站赶第一趟汽车,颠簸3个多小时,到达地级市,然后乘公交车到当地城乡结合部,再换城乡客运车,尔后在山区颠簸1个小时左右到镇上,再找摩的到厂区宿舍,一路艰辛之后能吃到地级市才有的糖果,也可谓是一种补偿。

  让人感受深刻的就是90年代中期开始,周边似乎一切都以加速度奔跑,楼不断在创高、马路在不断拓宽,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延伸,铁路网络越加普及,百货超市的东西越来越多,回家过年所带的大包小包也越来越多,过年气氛也越加浓厚。而进入本世纪之后,互联网的普及、动车高铁的出现、旅游变得更加便捷,几家人团聚到海南旅游过年也渐成风尚。

  经济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经济的浓缩。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出行变得越加便捷,回家的路变得越加平坦、更加宽敞,久望的团圆也变得越加容易,亲朋好友间走动也开始更加频繁,家文化也如酒一般越加浓烈、越加醇厚。

  经济条件差时,我们以步伐丈量着回家的里程,在稀缺的商品、难得的团聚中感受着过年每一刻的珍贵,以每一次团圆稀释着家庭成员间的思念;经济条件好时,我们以高速拉近了回家的里程,在丰富的选择中满足着更多家庭成员的需求,在密集的往来中增加彼此间的情意,在更多的精彩中展现出家庭团圆的美好。

  从电话拜年到短信拜年、微信拜年从纸质红包到微信红包,载体如何变化却始终保持着中国年味十足;从步行到公交再到自驾高铁,条条大路通向着回家的路,家园渐行渐近、家文化也越聚越浓。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历程,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历程;这不是一个家庭的团聚,更折射出中国家文化在时代背景下所注入的新元素,更加缤纷多彩、更加香气馥郁,也更加饱满浓厚。(黄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