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促发展 福建教育在行动(二)
每天下午三点半学校放学时,福州很多小学的门口就会出现这么一群人,她们举着牌子,让刚刚放学的小朋友排好队跟着走。她们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而是托管机构的阿姨们。记者了解到,现在托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接送“主力军”,而另外一些家庭则依靠老人接送,那些没有老人可依靠的年轻父母又是如何选择的?
放学时的小学门口(资料图)
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这就意味着在工作日的下午三点半后,大部分小学生就可以放学回家了。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所形成的“时间差”,造成了许多家庭接送困难,成为大部分家庭必须面对的“三点半”难题。
放学时间 谁去接孩子
“冬天下课早,三点半就要来接,加上中午接送我一天要来回走8趟。”一位老人跟我们说,“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但为了孙子,有时候头疼脑热的还不敢轻易跟儿子媳妇‘请假’呢。”
“老是请假,老板很有意见。扣钱是一方面,工作都有可能保不住。”在晋江这座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的城市,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了与当地孩子同等的教育,但是却被接送问题难住了。“有时候实在赶不及,让孩子在学校等一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这位家长面露无奈。
“我现在是全职妈妈,盼着孩子快点长大我才能重返工作岗位。”一位年轻妈妈说。“我也是全职。”一位爸爸接过了话茬,“没办法啊,老人身体不好,我老婆是公务员,只好我辞职了。”
有不少双职工家庭“被迫”选择了托管机构,虽然他们对托管机构的管理、教师素质、餐饮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但至少孩子放学了有人接。”但是,面对每月不菲的托管费用,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直言“舍不得”。
其实,孩子放学后的接送和辅导问题不仅困扰着家长,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放学后学生在校园内滞留,对高年级的正常教学有影响;一部分学生自行回家,在路上逗留玩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回到家里无人看管,玩游戏、看电视等等,学习习惯不是太好。”一位校长这样告诉我们。
课后服务 各地怎么做
“三点半”难题让家长、学校、社会不堪其扰,为应对这一难题,社会各方提供的课后服务应运而生,多形式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社会的欢迎。
晋江:成立教师志愿者联盟,服务外来务工子女
下午三点五十分,是晋江梅岭街道赤西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放学时间。校园里,除少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大部分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前往各个教室或者操场参加课后兴趣班。
晋江梅岭街道赤西小学的手工兴趣班
“我在这里学手工和合唱,唱歌进步很大,手工学会了制作乌鸦、汉堡、葡萄。”杨语欣是一名外来工子女,她告诉我们,以前她就对唱歌很感兴趣,但是爸爸没有让她学。杨语欣的爸爸杨锐中表示,他们一家人从福安市范坑乡来到晋江谋生,因为经济原因不能让孩子报兴趣班,至今提起他还是心怀愧疚。“幸好学校现在办了这些兴趣班,可以发展她的兴趣,还是免费的,学完5点多我来接她放学,刚刚好。”
据了解,赤西小学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试水课后服务。这项服务的发起人叫吴宝治,是该校语文老师,有着十多年志愿服务经验。2016年,吴宝治成立了晋江市白兰花教师志愿者联盟,课后服务是联盟的“重头戏”。2017年秋季开学后不久,联盟陆续在晋江凤垵小学等四所外来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有200多位老师参加义务辅导,报名的学生近3000名。
吴宝治老师正在为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这个由教师志愿者组成的联盟,对课后服务进行了专业的安排。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进行语文和数学作业辅导;针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成立了美术书法类、音舞弹唱类等兴趣小组,以更好地延伸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2017年,白兰花教师志愿者联盟入选全国首批教师志愿服务“课后服务示范点”。
福州:高校志愿者进社区,辅导周边小学生
6月4日下午三点半,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的10多位大学生准时来到福州万里社区活动室。同时,社区附近的福州市施埕小学门口也聚集了一些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朱女士和严女士今天就相约把小孩带到社区的少儿成长服务站去。“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来接到服务站去,在那里有大学生帮忙教小朋友做作业,我们到了下班的时候再去接。”严女士说。
趣味阅读、猜字谜、书法比赛、机器人拼装展示……四点钟左右,万里社区周边几所小学的小学生陆续走进社区的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六一”活动开始了。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课后服务
“我们跟社区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已经将近八年,今天这些节目都是志愿者平时授课的内容。”福建幼高专人文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周海林介绍,学校组织了小学教育、数学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的场地和活动设施,面向社区周边中小学生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
到目前,该校已在福州市的万里、湖岭、琼河、开元四个社区设立了少儿成长服务站,每天都会派出2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学校还建立了“传帮带”机制,让志愿服务成为了人文科学系的“优良传统”,一届一届地延续下来,已累计参加服务的大学生超过7000多人次,帮扶学生超过2万多人次。
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进行书法辅导
泉州洛江区:总工会出资,与学校联办“四点半”课堂
“其实这是一个职工所愁、学校所急、企业所忧、社会所需的问题。”泉州市洛江区总工会副主席杜丽卿这样总结。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2016年泉州洛江区总工会与区教育局在一所乡镇小学开展“四点半”课堂试点工作。“教室和师资学校出,老师的补贴和兴趣班所需的一些用具由我们来出,达成了初步意向。”杜丽卿介绍,试点学校开展的效果很不错,之后便在区直属校、中心校及部分基层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洛江区万安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四点半”课堂接受篮球训练
有了资金支持,学校的积极性更高了。各校结合学生需求、师资特长、资源优势等,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四点半”课堂。洛江区万安中心小学里共有五个“四点半”课堂,均有专属教室,教学内容涵盖了书法、科普、篮球、课业辅导等。泉州实验小学洛江校区也开设了科普课堂、标本馆、古筝、课业辅导、足球等特色鲜明的“四点半”课堂。
泉州实验小学洛江校区开展的科普体验课后活动
“我们一直在完善管理,目的就是要让‘四点半’课堂长期坚持下去。”泉州实验小学洛江校区的孙坚力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由家长自愿提出申请,班主任审核后教务处确认,再由学校与区总工会协商确定办班规模,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亟需服务的群体。学校还建立了从申请审核、教师进岗履职、学生考勤签到、课堂管理、安全责任制等管理制度,力求课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为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截止到目前,泉州洛江区总工会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受益学生达到11000多人次。今年,该项目还被列入泉州洛江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福州市鼓楼区:人社部门购买服务,成立校外托管“正规军”
下午四点二十,在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门口,等候接送孩子的五六家托管机构中,有一家叫阳光朵朵的托管机构高举着接送牌。“这是一家公立的托管机构,从2014年开办以来很受欢迎,现在想要进去很难。”一位家长这样告诉我们。
阳光朵朵少儿托管中心军门社区托管点
我们一路跟随着接送队伍来到了位于军门社区的托管点。这是一栋3层高的房子,一楼设有厨房,二楼和三楼共有3间教室及休息室,可容纳约50个孩子。孩子们进门后洗手、领点心,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开始做作业。“我从二年级开始就在这里了,老师会问我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然后辅导我把作业做完。”一位在鼓楼第二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的男孩一边吃点心一边说。
阳光朵朵少儿托管中心的老师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
随即,我们又来到一楼的厨房,厨师们正在准备当天的晚餐。“这里是我们的中央厨房。阳光朵朵的所有托管点,餐饮都由这里统一配送,每天的食物都会留样备查,确保卫生安全。”阳光朵朵少儿托管中心负责人王铭强这样介绍。
托管点教师信息和厨师健康证均上墙公示
据了解,阳光朵朵少儿托管中心于2014年由福州市鼓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筹建,该项目被列入福州鼓楼区委区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在鼓楼辖区内共设有10个托管中心,每家投入20万元,可容纳生源近400名。“相对于其他民营机构,这里不仅收费较低,我们更注重管理上的规范。”王铭强表示,“阳光朵朵”不仅招聘了保安、厨师等后勤人员,还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制度。如,聘用的老师都要求大专以上文凭,入职前需进行岗前培训,同时严格要求一名老师全天只服务八名学生;各托管中心都安装了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家长通过手机登录就可查看孩子在托管中心的情况。
“老师非常负责,伙食方面也很好,一放假孩子还说要吃托管的饭。”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表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成绩下降了,老师都会很关心并及时跟家长沟通,这让家长感到放心。“就是名额还是太少了点,能够多收一些学生就好了。”
近期,福州、厦门、漳州等地正在制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目前已在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工作。泉州市总工会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各县级工会建设课后服务班100个。龙岩市教育部门自去年起统一启动中心城区小学“课后服务活动”试点工作;其中,龙岩市新罗区中心城区29所小学的一、二年级全面开展课后一小时服务活动。
有专家指出,接送“时间差”难题其实在世界各国都广泛、长期存在,我国在校生人数庞大,所以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国家有政策、各地有探索,而最终破题的希望,或许蕴藏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形成的合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