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淘宝村:市场挤压利润降低 做活还是做死?

29.01.2015  14:58

  还没到村子,炒货的香味就扑鼻而来。

  近年来,电商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国许多农村。其中,截至2014年全国有淘宝村即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子212个,其中62个在浙江。

  淘宝村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走进“四大淘宝村”之一的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这既不是山核桃主产地,也不是城郊繁华地,为啥它是淘宝村?

  2007年电子商务刚在民间流行。白牛村有2家炒货厂,收购山核桃仁炒制加工,主要做批发生意,市场销量不太好,生意渐渐萧条、厂子要关门。这时,村子里几个年纪大的人看着电子商务热闹,就开始尝试上淘宝网注册网店卖东西。

  36岁的村民潘小忠,是淘宝“山里福娃”网店店主,现在还能想起当时:“我亲戚接触了互联网,回家教我,开始一天、一星期没有一单。但到下半年,单子逐渐多了起来,后来每天有十几单,年底我的店就有‘三颗钻’。

  在自家厂房里,潘小忠正在紧张地查货装货。网店20多个人,包括客服、包装、打包、分拣等各个工种。每天网上接单到夜里12点半,打包到晚上9点半,去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他家厂房斜对面,是全村最大的电商,在淘宝网上赫赫有名的“盛记”炒货,去年仅山核桃仁就卖了10多万公斤,销售额超过2200多万元。

  盛记炒货食品厂厂长叶盛,今年41岁。

  叶盛最早和父亲都在村里供销社上班,改制后下岗回家开炒货厂,欠了一屁股债。2008年4月注册了网店。买来电脑时字都不会打,靠亲戚帮忙才把 店注册起来。父亲整天训斥:“年轻人不到外面闯闯,老坐在电脑前有什么用?”十天后接到第一笔单,父亲不屑:“这一两斤地卖,卖一千斤要卖到啥时候?

  叶盛告诉记者,触网后才发现电商的甜头。以前批发卖炒货,撑死就是那个规模。可是一上网,口味质量好,形成口碑,就有成批成批的顾客找上门,不少回头客不但自己买,还介绍人买。

  电商把整个村子做活了!白牛村目前有40多户从事电商,2014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过去村里年轻人通过打工赚钱,如今山核桃一整条生产链,把劳动力都带动起来。多的收入千万元,少的一年也有四五万元。村里好些大学生毕业后也回来了。

  的确,据阿里研究院介绍,当前,从淘宝村数量、涉及网店总数、就业人数来看,淘宝村都正在步入“大繁荣时代”。从最初的3个淘宝村到200多个,淘宝村已然“破茧成蝶”,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能成为淘宝村,主要因为我们起步早;交通靠近省道,镇上快递都很方便;虽然不是山核桃种植地,但附近有个大型加工市场,采购很方便;把周边村庄的资源也用上了。”网店店主、也是白牛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青向记者总结道。

  受益于电商,日子好过了,村民们不再外出打工漂泊,然而渐渐地,无论是大小电商,越摸爬滚打越发现生意难做,很多电商孤军奋战、甘苦自知。“农村电商人才十分缺乏,美工根本招不到。工资低他不来,工资高我又吃不消。”潘小忠很无奈。

  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作为临安电子商务示范村,应政府和村民要求,村里2014年10月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代表集体出去协商,和设计公司合作,帮助大家解决技术、人才等共性问题,抱团发展。

  但还有更多问题让大家发愁:潘小忠算了一笔账,以前做这行还有20%的利润,可现在越来越不行了:今年山核桃行情不太好,一斤进价73元,加工完成本达81元,现在市场上也就卖到83元。

  “为抢市场,越来越多的店主开始搞恶性竞争,大家把价格压得太低了,根本不赚什么钱,甚至是亏本。这么下去,都会做死!”他苦笑了下,“我有65%都是老客户,用质量口碑还能支撑,但小的网店就不敢保证了,估计马上就会倒闭一大批。

  以前,村里炒货卖的都是散货,后来市场上打着临安炒货旗号的仿冒货越来越多了。潘小忠觉得必须正规,2011年申请了“山里福娃”的商标,但网上打假工作也令他头疼。

  恶性竞争、侵权假冒、诚信……在叶盛看来,这一系列问题,紧靠白牛村电子商务协会、靠临安市和浙江省相关部门都是解决不了的。他希望有全国层面上的政府部门、协会发力,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有更加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记者王敏、张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