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发挥"好人"引领作用 文明新风融进千家万户
培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运用他们的突出事迹进行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是莆田市涵江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自2008年5月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涵江区已先后有3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7人入选“福建好人榜”,上榜总人数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名。
“涵江好人”已经成为了涵江、莆田乃至全省公民道德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越来越多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林水英、福建省“十佳孝敬之星”郑爱平、热心助学的革命后代郭克绍、妈祖精神小传人陈周璇、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黄志雄等“好人”不断涌现。他们以孝行义举、敬业奉献、无私无畏、诚信友爱、节俭养德的精神品质,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默默传递着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成为群众身边的榜样模范。
一是注重宣传培育,引领道德风尚。坚持从宣传入手,涵江区借助媒体、活动、阵地、文艺等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广覆盖的好人宣传体系,让好人事迹家喻户晓。搭建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开设“涵江好人”宣传专题,让“好人”与群众“见面”。以“道德讲堂”建设活动为载体,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镇、社区,推动道德模范从幕后走向前台,不断传递互助向善的社会正能量。积极创新好人宣传形式,“好人板”、“好人画”、“好人墙”遍及城乡,“涵江好人”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通过三句半、微视频、文明小戏、百姓舞台等艺术形式展现凡人善举,让“好人”走到市民身边,扩大好人好事的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使文明新风、争当道德模范的理念入耳入脑入心。接连不断的好人宣传,树立起道德标杆,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把宣传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融为一体,将文明行事、本分做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好人文化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股强劲动力。
二是注重人性关怀,筑牢道德根基。涵江区关爱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广泛组织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开展“多对一”结对走访慰问活动,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帮扶相结合,为“涵江好人”排忧解难。积极推广“好人工作室”,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通过精神抚慰、生活关心、生产关照,为“身边好人”提供便利。组织志愿者常态化登门看望好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从点滴之处关爱好人、崇尚好人。不断完善各种关爱机制,真正做到了让“好人”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享关照、社会上受尊重。向好人和道德模范致敬,向良好社会风尚致敬,“好人好报”现象在百姓心中筑起一道牢固的道德根基。好人从个体壮大为群体,从现象发展为风尚,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道德共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
三是注重挖掘好人,增强道德自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涵江区以挖掘、宣传、评选、表彰各类“好人”为抓手,建立起完善的好人推荐机制,在群众身边寻找好人,用身边好人带动身边人。基层“推”。按照“身边好人”评选标准面向基层、面向普通百姓,采取自下而上评出“小区(村组)好人”、“社区(行政村)好人”、“街道(乡镇)好人”和“涵江区好人”的形式,积极推荐评选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让“小人物”登上“大舞台”。媒体“报”。利用报刊、微信、网络等平台将好人推荐广而告之,并组织专人深入实际采写好人事迹。群众“找”。发动志愿者、舆情监督员、通讯员深入学习、社区、企业等地,发现好人线索,及时报送第一手的好人材料。层出不穷的身边好人典型,可信可亲可敬可学,让广大群众看到了“草根”群体的道德坚守,极大地增强了涵江人民的道德自信。
四是注重平台搭建,引导崇德向善。涵江区把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切入口和落脚点,积极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关心好人、回报好人,使‘好人’品牌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和平台。组建涵江好人先进事迹宣讲团,深入中小学开展“百名先进进校园”活动,举办好人事迹巡回报告;编印《涵江好人》,展示好人的风采风貌,进一步凝聚道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在社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布置涵江好人宣传墙,在媒体广泛组织宣传好人事迹,使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这些阵地中得到传播。成立涵江好人志愿服务队等,不断擦亮“好人”品牌,积极打造“好人之城”,让好人精神不断升华,激励广大群众自觉学习身边好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涵江区委文明办 朱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