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大涝点整治计划年内竣工 提高内涝防治水平

08.04.2016  17:58
  

  昨日,海都记者从省政府获悉,我省日前出台《实施城市内涝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今后三年内,福州将建设库容达数百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防御能力。海都报曾多次关注并报道的榕城涝点,此次被列为行动计划的重点整治项目。

  省政府还要求各市、县(区)政府,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城市内涝隐患点的全面排查,编制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图,以每个排水出口为单元,划分最小排水区域,分区域按系统制定内涝解决方案和工程实施计划。

  用3年时间提高内涝防治水平

  据省气象局预计,今年前汛期可能于4月下旬中期—5月上旬前期开始,汛期总降水量全省偏多,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从历史统计规律看,厄尔尼诺事件(将于5月结束)达到峰值后的第二年,我省前汛期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闽江流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大。此外,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预计达到5~7个。

  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提出“外洪不入城、河水不顶托”的城市内涝防治原则,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实现内涝防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今年,全省市、县(区)将全面开展易涝隐患点整治、排水管渠、河道清淤疏浚,基本消除易涝隐患点。

  十大涝点整治计划年内竣工

  此外,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3年全省的城市内涝防治重点项目,提出了具体的项目建设期限,福州一批项目名列其中。如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这一隧洞长达29.5公里的高水高排工程,将穿越北峰山脉,串联八一水库和登云水库,预计竣工时间为2019年12月。

  城市易涝点改造中,魁浦大桥下穿通道计划于今年5月竣工;北江滨CBD下穿排水系统提升计划本月竣工。城区福飞路下穿、祥坂支路、葫芦镇、桂山路下穿、三高路口、得贵路、五四北路体育中心、五四路树兜、大儒世家社区、三环登云路等十处涝点将在今年进行整治,计划今年12月竣工。

  福州还将推进一批沿江排涝闸/站工程建设。其中,五四排涝站改造将于2017年4月竣工。同时,江北城区、南台岛及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等地还将实施共18个排涝闸/站改造。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加强源头径流控制,建设海绵城市,提高蓄水、滞水和渗水能力;要加强排水设施维护和保护,全面完成排水管沟清疏,加大设施保护和损毁处罚力度;要完善排水防涝应急体系,在2016年汛期来临前,组织制定或完善涉及气象、水利、住建、市政排水、河道、园林、环卫、交通、交警、教育、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多部门的城市内涝防治应急预案。

  同题新闻:

  福州城区10处涝点年内改造完毕 推进排涝站建设

  福州新闻网4月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朱毓松)今年12月,福州市城区的10处涝点将改造完毕。同时,今后3年内,福州市还将建设库容达数百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防御能力。这些项目均列入了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实施城市内涝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从洪涝分治、蓄排并重,提出了“外洪不入城、河水不顶托”的城市内涝防治原则,统筹考虑了蓄排结合的雨洪防御措施。“从2016年起用三年时间,实现内涝防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中,今年,全省市、县(区)将全面开展易涝隐患点整治、排水管渠和河道清淤疏浚,基本消除易涝隐患点。

  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三年全省的城市内涝防治重点项目,提出了具体的项目建设期限,福州市一批项目名列其中。

  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这一隧洞长达29.5公里的高水高排工程,将穿越北峰山脉,串联八一水库和登云水库,预计竣工时间为2019年12月。

  福州市将推进一批沿江排涝闸/站工程建设,其中五四排涝站改造将于2017年4月竣工。同时,江北城区、南台岛及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等地还将实施共18个排涝闸/站改造。此外,塔头路桥梁改造、茶园水闸拆除工程等河道清障工程也将推进。

  在城市易涝点改造中,魁浦大桥下穿通道计划于今年5月竣工;北江滨CBD下穿排水系统提升计划本月竣工;城区福飞路下穿、祥坂支路、葫芦镇、桂山路下穿、三高路口、得贵路、五四北路体育中心、五四路树兜、大儒世家社区、三环登云路等10处涝点将在今年进行整治,计划今年12月竣工。

  在雨水调蓄设施建设中,今后3年,福州市将实施东湖、南湖、红光湖、帝封江湿地生态公园、南公园整治、高岐湖、八一水库下游雨洪公园、斗顶水库下游雨洪公园等项目建设,库容达数百万立方米,增强雨洪调蓄能力。行动计划要求:2016年底前,完成旗山湖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红光湖和八一水库、斗顶水库下游等2座雨洪公园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东湖、南湖、高岐湖、帝封江湿地生态公园、南公园整治等滞洪公园建设。

  同时,福州市还将对琴亭湖、光明港、晋安河、凤坂河、洋下河、桂后溪、屏东河、树兜河、芳沁园河、梅峰河等河道进行清淤;对登云溪—化工河,金港河和龙津河,磨洋河,连潘河,福州东区新厝河、陈厝河、淌洋河、福兴河,浦上河,螺洲河,胪雷河,晋安河—打铁港水量分流工程,凤坂河—磨洋河水量分流工程等10个内河项目进行综合整治,增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

  行动计划还要求设市城市应于2017年底前建成城市内涝防治监控系统,县城力争于2018年底前建成。(海峡都市报记者李拯)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