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浪潮涌动八闽——福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5.09.2014  09:54

    “号角吹响,战鼓催人,大潮涌动,风生水起……一场深刻变革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述评》,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思想、观点和论述,系统回顾了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梳理总结了各领域各方面各地区的改革实践,生动描绘了当前全国改革正在徐徐铺展的壮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福建的改革。7月8日,总书记专门给我省30位企业家回信,充分肯定30年前我省55位企业家呼吁为企业“松绑”放权的做法,希望企业家们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仅是对福建企业家的鼓励,更是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鞭策。

 

        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八闽大地改革风云再次激荡——

 

        注重谋篇布局勾画改革蓝图

 

        改革既要有坚定的决心,也要有科学的部署。省委书记尤权强调,在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我省改革方案时,既要体现全国改革的共性,服从全国一盘棋需要,又要从福建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谋划设计我省的改革方案。

 

        去年11月,福建省委召开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福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部署了15个方面64项改革任务。省委着眼于开好局、起好步,会上还审议通过了《2014年全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研究确定了条件比较成熟、能够马上启动的10大领域44项年度改革任务。今年初以来,省委持续推进改革工作,通过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议,抓紧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架构,紧锣密鼓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事项。

 

        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有机统一”、把握“三个必须”、打造“四个环境”。

 

        “一个有机统一”,就是围绕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走在全国改革前列,若干区域成为全国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三个必须”,就是必须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福建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

 

        “四个环境”,就是打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开放环境,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重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突破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牵引和带动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

 

        为解决好政府干预过多、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我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清理省、市、县(区)行政审批事项,建设“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目前,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完成新一轮清理、仅保留329项,2014年底前完成网上办事大厅整合。

 

        ——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省以下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全省3.7万多个事业单位分类,提出省属900多个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对省级行政机关实行“两脱钩一整合”,即省级行政机关与所办(属)企业脱钩、省级非教育行政单位与所属院校脱钩、省直部门所属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整合。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在全面实行国务院确定的5项改革举措基础上,我省组织实施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延伸“直接登记制”、试行市场主体自主选用名称和推行证照合一登记等5项探索创新的改革。截至7月底,全省新登记企业数量增长77.4%、注册资本增长109.95%。同时,公布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目录,仅保留金融、限制类外商投资、民用爆炸物品等7类17项前置许可。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出台《福建省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办法》、《福建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建设覆盖全省170多万户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改革外商和境外投资管理、促进投资项目管理提速提效、加快推进政府投资管理改革、积极鼓励和拓展民间投资、加强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等6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简化企业投资审批程序,修订《福建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福建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福建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取消和下放了60%的省级核准事项,将省级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为20项。

        为解决市场主体活力不够等问题,我省着力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一项项部署陆续落实。

        ——推进基础产业领域改革。研究制定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城际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盘活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基地等存量资产。

        ——抓好国有企业重组。研究制定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和省属企业进一步重组方案,推进省属企业内部整合,使国有资本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营业务集中。开展股权多元化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为解决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不够均衡的问题,我省把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条条举措相继出台。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组织实施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服务业营改增扩大试点;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将17项专项转移支付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制定省对市县财政下移财力及加强绩效管理奖励办法,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制定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若干措施,稳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编制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落实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今年在社会救助、职业技能培训、学前教育、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2015年覆盖到每个事业类型。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成立福建省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峡金桥财产保险公司、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筹建小额再贷款公司,成立了福建城乡投资有限公司,成立40亿元的龙头产业基金,多渠道增加社会资金供应;深化闽台金融合作,彰化商业银行、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华南银行福州分行获批筹建,全省首个纯台资金融机构一银租赁(厦门)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注重发挥优势体现福建特色

        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独特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必须立足福建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把体制机制这个“软件”强化起来,扎实推进开放、对台、生态等领域改革。

        对外开放,福建有着先行一步的优势,而今这一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只有改革才能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推进投资便利化。今年3月起外资企业设立取消验资报告、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投资者首次出资比例、联合年检,内外资准入前开始享受同等待遇;7月起在全省实施外资企业网上审批及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外资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将各设区市的审批权限由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扩大到允许类,80%以上的外资企业在设区市就能审批;探索投资领域、信用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异常企业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实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

        ——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优化通关监管模式,在全省推广通关无纸化,两检通关单无纸化率均达99%;福州、厦门关区探索区域通关一体化试点,改进关检监管与服务,关贸合作更加密切;拓展网上办税服务,推行“全职能窗口”服务机制和缺件备忘服务,税贸合作不断加强。

        ——推进金融便利化,率先开展个人贸易外汇管理试点,上半年全省有9家银行开办了个人结算账户业务,共开立个人结算账户525个。

        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台而设、因台而特,在率先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政策全部落地,“二线”通道正式封关运作,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顺利实施;加快平潭“区县合一”的步伐,把原来的县划分三个片区管理局,组建“一个中心三集团”,目前,已完成架构设置、人员调配并启动运作。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申请、统一受理、综合审批”模式,审批权时限由247天压缩到100天左右。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启动实施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警戒保护“三条蓝线”管理制度,水生态保护制度日益健全。稳步推进重要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探索多方面筹集补偿资金,按水质指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森林生态指标等因素统筹分配资金。创新水利事业管护制度,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河长制”。制定出台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意见(试行)》,填补了我省排污法规方面的空白……这些不断打出的“组合拳”,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始呈现出新的气象。

        注重整体发力统筹协调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把握好各项改革的关联性、整体性和科学性。我省在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同步推进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改革,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研究制定《福建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重要改革举措和工作项目》,明确了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福建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暂行规定》、《福建省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推进征信系统、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开发建设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移动数字平台,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有关措施,推动建设新华文化城、福建演艺院线等项目,形成全省连锁、异地拓展、模式复制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医药卫生方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确定33个国家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县;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96%的村卫生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分片区配送模式,实行全省统一配送。社会保障方面,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养老保险有效衔接;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研究制定鼓励境外投资者兴办、运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完善“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运营管理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公建民营的省级养老机构1家、市县社会福利中心9家、乡镇敬老院3家。教育方面,深化中小学管理机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在5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改革,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两个为主”政策和电脑派位入学办法;研究制定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及高考高招改革实施方案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开展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一档多投”招生录取模式改革试点。

        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在抓好年初改革任务的同时,我省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干部管理制度。结合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工作,突出追究问责,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倒查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干部选任制度。结合干部调整配备工作,研究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省管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体现主体功能区特点和生态文明要求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三是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制度。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民情工作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工作机制。目前,制定出台了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省直机关处级以上干部蹲点调研等7项制度。

        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更好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印发《福建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省级检查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细则,在腐败案件查处中执行“一案双查”,完善诫勉谈话制度,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在漳州市、泉州市纪委和省国资委纪委开展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规范线索处置情况报告,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开展土地使用权出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保障性住房配置、优惠政策项目资金的决策与分配、政府采购等权力运行网上公开试点,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出台《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发布《福建省政府绩效管理规范》,在全国率先推行绩效管理标准化建设。

        民主法制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改革,也都明确列出了重点任务清单,有关改革举措正在按照部署稳步推开,成效也开始在抓落实中逐步显现。

        注重以点带面改革试点先行

        改革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也要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我省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多层次改革试点,为面上改革的逐步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2012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年来,厦门市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产业、贸易、文化、金融、直接往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试验,创新体制机制,以配套推进区域合作、行政管理、对外开放等支撑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依托民间资本优势,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通过健全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措施,努力打开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

        同时,国家有关部委还批复了鼓楼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沙县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泉州莆田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等。这些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近年来,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在重点改革领域选择不同区域开展改革试点,较好地发挥了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比如,在三明、武平等市、县开展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资源流转市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新机制,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推进43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同时,选择莆田、石狮、德化、光泽、邵武、晋江等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探索多样化城镇化道路。在泉州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支持泉州民营经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自主创新、促进集聚发展、企业制度创新、扩大民间投资等,加快建立高端化、集群化、现代化的民营经济产业体系。在武夷山、晋江、福安、上杭、梅列、龙文、丰泽等7个县(市、区)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建设具有带动作用、辐射功能的服务业聚集区。

        为加快培育改革典型,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路径和成功经验,省委决定建立省委常委挂钩联系改革试点机制。根据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有关专项工作小组提出的试点建议,综合考虑各位常委分工以及所负责的专项工作小组承担的改革任务,确定11位省委常委分别挂钩联系1至2个试点项目。这些试点作为改革的“侦察兵”和“先遣队”,其先行突破不仅对各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也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开局扎实、蹄疾步稳,但要把改革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依然任重道远,必须抓住机遇,只争朝夕,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为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
我市发布28条措施
  昨日,中国(福建)东盟合作论坛在福州举办。政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8月2日,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