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玩花样消防"躺枪" 16起案件受害人都犯"轻信"错误

25.12.2015  10:16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小斌)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骗子们也在这段时间更为猖狂了。昨天,记者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冒充消防、部队采购实施诈骗的案件在厦门高发,50多天发生了16起案件。骗子们先自称是消防或部队的工作人员,与一些部门取得联系,让其帮推荐一些企业来承接一些项目。然后,以“高利润”的项目吸引这些企业负责人,再让他们帮忙出钱订一些货物,以此实施诈骗。

   案例1 冒充消防骗13万

  12月17日11时左右,一通电话打进集美区一相关部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接起电话时,电话那头自称是同安区公安消防大队的,要找该部门的领导。该部门领导来接电话后,“消防大队”便表示:“你们宣传广告做得很好,是哪家公司在做的,我们也想请这家广告公司来帮我们做,帮忙推荐下。”

  随后,该领导就打电话给这家广告公司的吴女士,说道:“有个消防的人,也要找你们做广告。”说完后,就把“消防大队”的联系方式给了吴女士。当天14时左右,吴女士就主动跟“消防大队”联系,“消防大队”表示,他们需要定做一些宣传册,然后又开门见山地说:“我最近在做一些活动需要帐篷,原本我们和一家供应商合作,但后来领导对这家供应商有意见,我也不方便联系供应商,你这边顺便帮我联系,到时给你‘抽血点数’。”

  说罢,“消防大队”把“供应商马老板”的号码发给吴女士。当天15时左右,吴女士与“马老板”联系,在和“马老板”敲定供货量后,“马老板”要求吴女士汇定金和运输费到账上,才能发货。这时,吴女士也就没有多想,随即就分2次,将13万多元打进“马老板”提供的账户。之后,“马老板”就“人间蒸发”了。

  当天16时左右,吴女士赶到同安区公安消防大队,发现没这个人,也没这回事,吴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报警。

   案例2 编造巨额工程做饵

  除了以订帐篷来行骗的,还有先提出重大工程项目为诱饵,从受害者手中骗走钱。

  曾某在厦门做装修,他曾多次承接岛内某部门的项目。12月11日,该部门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自称是“厦门市消防支队工作人员刘先生”,并表示手上有笔装修业务,希望找该部门曾合作过的装修公司来对接。

  说罢,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给曾某打电话,说:“消防支队的刘先生,手上有笔装修业务,你要不要跟他联系了解下?”随后,就把“刘先生”的联系方式发给曾某。曾某也立即与“刘先生”取得联系。

  “这工程上百万,你那边能做吗?”电话那头的“刘先生”直接把项目总额告诉曾某。随后,“刘先生”提出:“我们单位紧急需要订购6台太阳能发电机,但内部资金报账没那么快,你帮我们先付下定金,这个工程就让你来做。等这工程做完后,定金再一起给你。”听到这话后,曾某也就答应了,“刘先生”就把“厂家负责人”号码发给曾某。

  曾某给“厂家负责人”联系后,当天就给对方打了5万元过去。事后再打“刘先生”的电话就打不通了。当曾某来到厦门市消防支队也找不到这位“刘先生”时,他才发现自己被骗,遂报警。

   16起案件受害人都犯“轻信”错误

  记者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从11月1日到昨天,冒充消防、部队采购实施诈骗的案件在厦门高发,共发生16起,每起诈骗金额都在4万元到十几万元之间,总涉案金额近100万元。

  这帮人在实施诈骗时,都用归属地为厦门的手机号码和受害人取得联系,但这些人大都不在厦门,而是在河南。用归属地为厦门的号码,是为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与信用卡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诈骗手段不同的是,这类诈骗手段更为典型。他们直接冒充消防或者部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表示自己手上有项目要做,让他们帮忙推荐工程队或广告公司等负责人来对接。这些负责人得知是平时接触较多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推荐的业务,也就打消顾虑,对嫌疑人身份主观上就确认了,导致谈话时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加上嫌疑人大都会先抛出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然后再提出需要对方帮忙,这就导致受害者很轻易就上当受骗。当出现诈骗后,这些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很尴尬,好心办了坏事。整个诈骗过程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双方都没有核实对方的身份,就信以为真。

  警方提醒,市民们如果接到此类电话和类似业务,一定要慎重甄别,先问清楚该业务信息来源,并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此外,消防部门在采购物品或敲定一项工程,并非一个电话就能定下来,是有一套很正规的流程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