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铁联运助江阴港区再腾飞
10月30日,福州首条疏港铁路——江阴铁路支线正式开通运营,首列载有20个皮车、4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班列从福州港江阴港区开出,直达江西横岗。这标志着江阴港区迎来海铁联运新时代,同时也催生了港口效应的进一步扩大,昭示着江阴港区港口经济的进一步飞速发展。
港口腹地向“内”拓展
江阴铁路支线于2009年开工建设,今年3月28日全线贯通,于10月30日正式通车运营。江阴铁路支线位于福清市江阴半岛,正线长19.29公里,铁路等级为Ⅱ级,总投资22.7亿元,全线为电气化货运铁路,并配备2300亩大型货场。线路由福厦线渔溪段引出,经渔溪镇、新厝镇、江阴镇进入江阴港区。
据测算,江阴铁路支线的运行大大节约了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出海的距离。比如,南昌的货物可取道向莆铁路、福厦铁路至江阴港,行程仅600公里左右,短于到宁波港和上海港的距离。
随着江阴支线的开通,江阴港的临港物流企业必定会抢夺江西、湖南等内陆货运市场,使得江阴港区腹地进一步向“内”拓展。
业内人士认为,这条铁路支线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港口腹地,将港口腹地延伸至江西等内陆广大地区,进一步完善了江阴港区综合运输体系,拥有了更广阔的港口经济腹地和更强的港口辐射能力,为闽东北和江西等中西部内陆省份开辟了一条节约物流成本、实现双赢的新的便捷铁路物流和出海大通道。
据悉,江阴港站铁路运输方式比较灵活,可以组织始发直达列车,也可以开行集装箱班列或者小运转列车。在运营初期,江阴港铁路支线铁路按每天开行两对进行安排,预计在铁路运输带动下,江阴港区明年吞吐量将超过100万标箱,年递增30%以上。
根据相关规划,两三年内,在省内和江西、湖南等地将各形成2至3个与江阴港对接紧密的陆地港。届时,福州港腹地辐射范围将扩大延伸至周边省市,形成江阴港区全方位竞争优势。
临港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江阴港区是福州港重点发展的综合性港区、全国四大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以集装箱和商品汽车运输为主,以散杂货和液体运输为辅的,集多式联运、商贸、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
根据规划,未来江阴港区集装箱泊位将达19个,总通过能力将达1000万标箱,可通航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15万吨级),具有优越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竞争潜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壁头作业区后方江阴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现代港口物流、医药化工、电力能源和冶金机械等四大产业集群。其中,中部以港区和保税港区为龙头,已具备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七大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西部重点发展医药、化工新材料产业,已聚集福建东南电化、福州耀隆化工、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以及中国软包装集团聚丙烯生产项目,化工园区发展初具规模,预计江阴港区2015年液体散货吞吐量将分别达到630万吨;东部重点发展电力能源和冶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
同时,江阴港区另一个作业区——万安作业区作为新开发港区主要满足中石油福建LNG 项目建设需要,拓展福州港临港工业发展空间,有望带动福清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龙高半岛的开发建设,成为福州港南翼又一重要的临港工业区。目前,中石油福建LNG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二期扩建储罐等设施后至600万吨/年。
随着江阴铁路支线的开通,江阴港区临港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向着“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集装箱港区”的目标进一步前进。
全力建设现代港城
据了解,江阴港区的发展受到各方重视。今年7月,福州市出台《关于加快福州江阴港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跨越发展、现代港城”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江阴港开发建设。今年8月,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提出,要逐步将江阴港区打造成海峡西岸集装箱航运枢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吸引省内外箱源向江阴港区集聚。
根据规划,江阴港城总规划面积约158.29平方公里,分4个功能区:江阴岛东、西部的产业区;南部的港口物流区;中东部和新厝的综合配套区以及北部生态涵养区。
江阴港将充分发挥港城互动的独特优势,经过努力建成港口功能更加发达、产业体系更加完整、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助推福州新区南翼腾飞的临港产业基地、服务海西产业发展的航运枢纽、兼具自然山水与港城人文特色的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商贸服务营收超200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
为保证江阴港区的发展,福州市政府将给与优厚的发展政策。自2014年起3年内,江阴工业区内产生的各项收益(含建安税收、企业税收地方留成及非税收入等部分)全额返还,园区外迁入的企业除所得税外其他税收按属地征管(财力归园区所有),园区内产生的海域使用金涉及市县两级分成部分全额返还,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和支持产业发展。同时,江阴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增贷款利息,由福州市、福清市两级财政各承担50%予以贴息等。
在政策的充分保障和推动下,未来的江阴港区将以此次江阴港区内陆支线的开通为起点,实现新的腾飞。
(驻闽记者:王然 通讯员:陈诚 徐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