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企海运附加费下调 成本下降榕企出口迎来利好

24.11.2015  11:44

  福州新闻网11月24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江海)在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上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保持继续下行的趋势,而反映航运业繁荣指数的波罗的海指数也持续下跌,达到近年来的低点。与此同时,继10月多家航运公司自行下调海运附加费后,11月起,包括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胜利地中海海运以及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多家大型航运公司掀起了第二轮降费潮。福州外贸行业人士表示,这将显著降低海运成本,对出口有利。

   海运价格暴跌

  部分跌破成本线

  国际重要大宗商品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周末报504点,已连跌19天,并创纪录新低。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被认为是航运业的繁荣指数。

  据了解,此前该指数的纪录低点为2015年2月18日的509点;BDI的历史最高点是2008年5月21日的11771点。此外,目前BDI中的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6点,或1.19%,报498点,为1985年1月编撰该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于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越来越强,上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下行,多数的大宗商品价格已行至2015年低点。

  福州多家航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大宗商品11月走跌已经尽数回吐了9月~10月的涨幅,行至2015年低点。多类有色金属价格刷新了5~6年新低。受其影响,波罗的海干货海运指数直线走跌。

  指数暴跌意味着运费大降。福州多家航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亚欧航线的基准集装箱运费过去三周内暴跌了70%,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下滑。上周从亚洲到北部欧洲港口的集装箱运费下跌了27.9%,降至每20英尺标准箱295美元。

  “亚欧航线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运输航路,而当前的运费已经跌破了航运公司成本线。”一家海运公司福州办事处的负责人说,通常9月~10月是欧美厂商最重要的备货季,而目前运费持续下滑,表明全球经济复苏远比想象中的慢,也说明外贸形势非常严峻。

   榕企出口成本

   继续下降

  继10月日本邮船等多家航运公司自行下调海运附加费后,11月起,包括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胜利地中海海运以及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多家大型航运公司掀起了第二轮降费潮。记者昨日从福州多家货代企业获悉,以航运巨头马士基为例,其近期取消起运港证书附加费、起运港清关费、目的港证书附加费,电放费由每单每次450元调整为190元,换单费由每单每次950元调整为300元。

  本土大型航运企业中,中远集运继此前已经下调THC、电放费等收费项目后,在10月末再度取消紧急燃油附加费,并自本月起下降多条航线铅封费,下降幅度达25%~40%。此外,自本月7日起至本月底,将分步取消中日航线紧急燃油附加费、集装箱不平衡附加费等7项收费。

  福州航运界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海运附加费在总运费(包括海运费和附加费)中的占比不断攀升,成为货主企业与航运公司的矛盾焦点之一。不少货主企业质疑,航运附加费已经成为班轮公司低运价揽货背后,弥补收入的手段。

  记者了解到,船公司降低附加费的最直接原因不是经济形势,而是当前我国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的系列举措。由于其与海运价格暴跌结合在一起,使得福州外贸企业的近期出口成本将大幅下降。时值圣诞出口季,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从事鞋类出口生意的福州贸易商王和说,以出口鞋为例,每双鞋的利润仅3元左右。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大概可以装1900双鞋,假如每个集装箱的运费能从高峰期减少400美元,分摊到这1900双鞋上,平均每双鞋成本下降1元多,利润近50%。包括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内,当前福州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仅3%~5%,海运价格的大幅下降,必然直接影响这些出口企业的总体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