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海洋知识匮乏 海洋科研人员屡遭身份误读

08.06.2014  21:27

新华网厦门6月8日电(记者张逸之、邰晓安)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许多人对海洋缺乏了解,甚至在海岛城市厦门,海洋科研人员也屡遭身份误读的尴尬。

成立于2012年的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推动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这几天,中心秘书处主任张元标又遇到一件尴尬事。4日上午,他到厦门火炬园一家企业推介一个海洋科技项目。在对项目一番介绍后,没想到遭到对方反问:“海洋不就是搞水产养殖吗?能有什么科技含量?

这位搞了10多年海洋技术的专家一时语塞。其实,像这样的囧事,张元标经常碰到。“很多人对海洋产业的理解就是旅游和养殖,连我们的科技企业都是这样,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有一次我打车去上班,司机听说是去海洋研究所,就问我,你们整天研究鱼,是不是对鱼很了解?”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产业处处长陈力对此深有同感。“其实鱼属于水产,我还真不熟悉。

陈力说,在厦门这样的海岛城市,市民对海洋的认识都还停留在海产渔获和舟船之便,这凸显了国民海洋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海洋宣传的不足。

内陆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到海边,怎么能提高海洋意识?因此我们要告诉他们,身边哪些东西是来自海洋,让他们认识到,其实海洋就在我们身边。

陈力举例说,我们身上穿的纤维,很多都与海洋有关,口香糖的基片卡拉胶、被称为“脑黄金”的DHA,都是从海藻里提取的。

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强国。随着海洋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正在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要想让海洋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海洋、了解海洋、保护好海洋。”陈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