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惊现三百年前“立体坛城”

13.07.2014  18:05


阜新海棠山风景区施工人员意外地挖出300年前的古坛城

佛教在线辽宁讯 始建于康熙二十二年的阜新海棠山普安寺,在2014年7月12日的施工中,发现了300多年前的立体坛城。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海棠山风景区。12日上午,海棠山普安寺“坛城”复建工程正在施工,操纵挖掘机的李师傅忽然感觉到不寻常的震动,李师傅说:“当时我估计是遇到了硬东西,下车一看,土层中露出了一段笔直的石条。

李师傅立即通报海棠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刚开始大家以为是石碑,于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挖开土层,谁知越挖越大,最后竟然露出了一座完整的古坛城!”海棠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助理邱志勇说。

邱志勇说:“现在的施工就是要在这里复建新的坛城,没想到竟然挖出了一座距今300多年的古坛城。

据记载,目前国内最大的立体坛城是雨花阁内的3座掐丝珐琅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米,正中为蓝色正方形供台,高0.7米,每边长1.69米。

这次在阜新海棠山出土的立体坛城呈正八边形,直径为3.9米,高最少有1米,绵石材质,保存完好,上面还有模糊不清的红色、蓝色等颜色,“肯定是有图案的,由于长期埋在土里,图案和颜色已经不清晰了。”邱志勇说。

阜新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历经六代转世活佛传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东方传播中心。那么,这个新发现的立体坛城也已经331年的历史了,“这次出土的古坛城,对研究阜新海棠山普安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实物价值,也必将进一步提高海棠山普安寺在旅游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邱志勇说。

坛城的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意译为“”、“坛场”、“坛城”等。原是印度教中,为修行所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小土台。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文:邱志勇、图:蔡红鑫)